童综合医疗社团法人童综合医院
更新日期:2025-09-09
「锐视刀」同步结合治疗与监测| 癌症病患重拾生活品质

来自菲律宾的雷蒙先生,多年前被诊断为第四期肺癌,并已转移至骨骼,导致他长期忍受剧烈的脊椎疼痛。经朋友推荐,他决定来到台湾接受放射线治疗。
入境时,雷蒙先生必须依靠轮椅,由桃园机场的机组人员协助出关,再搭乘医院交通车抵达本院住院治疗。接受锐视刀放射线治疗后,他的病情显著改善;出院时已能自行行走,不再需要轮椅。返国后,疼痛状况和癌症病程也持续获得控制。

童综合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叶启源指出,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中扮演关键角色,常见于肿瘤缩小、癌细胞杀伤与症状缓解。一个放疗疗程可能需数周,甚至达数十次照射,在此期间,肿瘤本身可能因治疗产生体积或位置的变化,若无法即时掌握并调整治疗计画,可能会导致剂量偏差,进而影响治疗成效与正常组织的安全。

Hypersight导航缩短定位时间支援精准适应性放疗
过去放疗定位依赖传统影像导航,常因影像解析度不足与耗时问题,限制了即时调整的能力。此次导入的锐视刀系统,拥有Hypersight技术,可以在短短6秒内撷取锥形束电脑断层影像,并具有直接在影像上计算剂量的能力。其影像品质接近电脑断层扫描,视野范围可涵盖整个肿瘤区与周边重要器官,协助医师判断病患治疗姿势、肿瘤位置与体积变化,大幅提升治疗准确度。
这项技术更推动了「适应性放射治疗」(Adaptive Radiotherapy)的落实。叶启源主任说明,该技术是医师根据病患每日的状况微调照射参数,使放疗过程从过去一次计画、固定执行,转变为可依照肿瘤变化即时调整,真正做到精准、个人化治疗。
放射肿瘤科主治医师颜家桦也提到,像是摄护腺癌等靠近膀胱与直肠的肿瘤类型中,肿瘤位置可能因排尿或体重变化而产生偏移,锐视刀能结合快速导航与调整功能,能即时补正肿瘤位置,避免剂量误差,提升治疗效益并降低副作用风险。

个案应用展现成果肿瘤体积缩小提升治愈可能
童综合医院临床上已有患者受惠于此技术。一名57岁患者于2024年确诊罹患第一期口腔癌,经手术治疗后虽恢复良好,但同年再度于嘴唇部位出现0.5公分肿瘤,后来脸颊至肩颈处也长出约350立方公分肿瘤,因面积过大、手术风险偏高,医疗团队决定先以锐视刀进行放疗。
该名患者在1个半月内接受共35次放射治疗,治疗期间每天使用Hypersight技术进行影像扫描,持续监测肿瘤大小与治疗位置。最终,肿瘤体积由350立方公分缩小至约200立方公分,后续也顺利衔接化疗与手术,进一步提高肿瘤完全清除的成功率。叶启源主任指出,尽管疗程密集,患者仍能坚持完成,显示新技术对于提升治疗耐受性与信心具有正面助益。
精准与即时并进,多转移癌症患者也受惠
叶启源主任表示,锐视刀适用于多种癌症类型,特别对于肿瘤分布较广或位置复杂的患者而言更具优势。举例像过去若癌细胞已转移至肺部多处,通常较难进行放疗,现今透过锐视刀结合立体定位放射手术(SRS、SBRT),即使为多发性病灶,也能安全、精准给予高剂量治疗。叶启源主任提到,根据国外临床研究数据显示,鼻咽癌与头颈部癌患者在导入适应性放射治疗后,其5年存活率可提高约10%。
截至目前为止,童综合医院锐视刀系统已协助超过200名患者获得优质治疗体验。总院长童敏哲表示,癌症治疗的核心在于「精准」与「即时」,锐视刀的导入正是院方对病患健康承诺的体现,也期望透过创新设备与优质医疗,协助更多癌症病人走向康复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