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選單按鈕

个案故事

  • 让童综合医院祝您一臂之力_单孔达文西微创手术
    【童综合医院】单孔达文西微创手术破100例 | 童医院成立国际观摩中心

    【童综合医院】单孔达文西微创手术破100例 | 童医院成立国际观摩中心

    童综合医院2025/09/01举办「科技领航 再创佳绩—达文西单孔机械手臂手术突破百例」记者会,现场集结妇科、泌尿科、耳鼻喉、胸腔外科、移植外科及一般外科等多科医疗团队共同见证,多位曾接受单孔机械手臂手术的病患也亲临分享治疗与康复经验,让社会大众更能体会医疗科技带来的生命转变。 童综合医院自5月建置达文西单孔机械手臂 至今完成手术突破一百例的里程碑 活动由研发创新中心院长欧宴泉主持,他在现场示范最新型 达文西单孔机械手臂手术系统(SP) 的操作,让来宾近距离体验高科技医疗设备的精密与创新。欧院长并正式宣布成立 「国际单孔机械手臂手术教育暨观摩中心」,未来将致力推动单孔微创手术的临床教育与技术观摩交流,透过培训优秀的国内外医师与跨国合作,打造台湾成为单孔手术的国际培训重镇,为更多病人带来重生的契机与更高品质的医疗照护。 童综合医院正式成立「国际单孔机械手臂手术教育暨观摩中心」,由妇产科刘锦成担任该中心主任。 三个月完成 130 例手术 展现卓越医疗实力 欧宴泉院长表示,童综合医院自 2025 年 5 月 23 日引进并完成最新型 达文西单孔机械手臂系统(SP) 安装后,当天即由他亲自执行首例「达文西单孔摄护腺癌根除手术」。自此之后,泌尿科、妇产部、耳鼻喉部、一般外科及胸腔外科等多个科别陆续展开手术, 截至 8 月 31 日,已完成 130 例单孔手术,成绩亮眼。 这项单一微小切口的创新技术,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期、提升生活品质。未来,该系统也将运用于心脏外科、大肠直肠外科及小儿外科,建构跨科整合的单孔手术临床应用平台。 罹患摄护腺癌的陈姓患者,送花感谢欧宴泉院长。 多位病患见证「单孔手术」的创新价值 86 岁陈姓患者 体能健朗,曾骑乘重机参加「不老骑士环岛公益活动」。例行 PSA 检查时指数高达 13.18 ng/mL(正常值 <4 ng/mL),经诊断确诊摄护腺癌。考量年纪与恢复需求,欧院长以单孔机械手臂进行摄护腺切除术,术后隔天即可进食、洗澡,第三天出院,伤口无须拆线、恢复迅速。现场更吹奏萨克斯風,展现旺盛生命力。 67 岁林姓男患者 罹患悬壅垂肿瘤及右侧软颚鳞状细胞癌,由副院长 蔡青劭 进行经口达文西单孔切除手术,透过更清晰的 3D 视野与灵活的器械操作,成功完整切除肿瘤、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术后迅速康复。 34 岁范姓女患者 因大量经血、频尿困扰,经妇产部 刘锦成主任 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压迫膀胱。患者希望减少手术伤口并保留生育机会,因此选择单孔机械手臂肌瘤切除术。术后仅有一个小切口,成功完整切除肌瘤且不伤及子宫组织。 35 岁彭姓女患者 长期下腹疼痛,经妇科微创内视镜科 许俊正主任 检查发现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及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经评估后以自然孔单孔机械手臂手术进行切除,术后腹部完全无疤痕,恢复快速,为患者开启重获健康的新篇章。 70 岁谢姓男患者 因无痛性血尿与解尿困难就诊,经泌尿科微创内视镜 翁玮骏主任 诊断为右侧肾盂恶性肿瘤。考量患者曾接受食道癌手术,腹腔可能沾黏,遂采用腹膜外单孔肾输尿管膀胱袖口切除手术,成功完整切除病灶,术后隔天可下床、第三天出院,伤口小且无须拆线。 22 岁陈姓女性 因体检发现右侧甲状腺结节并出现呼吸压迫感,由一般外科 余积琨主任 采用「经腋下无痕单孔达文西手术」进行切除。在 3D 放大十倍视野下,能精准辨识神经血管及副甲状腺结构,保留正常功能,术后第三天出院、恢复良好。 这些案例充分体现单孔手术的核心价值: 「伤口更小、疼痛更少、恢复更快、生活品质更好」。 以病人为中心 迈向国际医疗新里程 童综合医院总院长 童敏哲 表示,医院始终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积极引进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与创新技术,持续推动医疗服务品质精进。 在短短三个多月内完成 130 例单孔手术,不仅是医疗团队实力的最佳印证,更展现台湾医疗创新的精神与与国际接轨的努力。 他强调,童综合医院将持续以 「成为世界公民最信赖的医院」 为目标,致力提供最高品质的手术治疗与全人照护,为更多病患带来「重生的希望与健康的未来」。

    #生殖医学#心血管疾病#癌症治疗#达文西手术#肝脏移植#观光医疗
  • 「锐视刀」同步结合治疗与监测| 癌症病患重拾生活品质
    【童综合医院】「锐视刀」同步结合治疗与监测 | 癌症病患重拾生活品质

    【童综合医院】「锐视刀」同步结合治疗与监测 | 癌症病患重拾生活品质

    来自菲律宾的雷蒙先生,多年前被诊断为第四期肺癌,并已转移至骨骼,导致他长期忍受剧烈的脊椎疼痛。经朋友推荐,他决定来到台湾接受放射线治疗。 入境时,雷蒙先生必须依靠轮椅,由桃园机场的机组人员协助出关,再搭乘医院交通车抵达本院住院治疗。接受锐视刀放射线治疗后,他的病情显著改善;出院时已能自行行走,不再需要轮椅。返国后,疼痛状况和癌症病程也持续获得控制。 童综合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叶启源指出,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中扮演关键角色,常见于肿瘤缩小、癌细胞杀伤与症状缓解。一个放疗疗程可能需数周,甚至达数十次照射,在此期间,肿瘤本身可能因治疗产生体积或位置的变化,若无法即时掌握并调整治疗计画,可能会导致剂量偏差,进而影响治疗成效与正常组织的安全。 Hypersight导航缩短定位时间支援精准适应性放疗 过去放疗定位依赖传统影像导航,常因影像解析度不足与耗时问题,限制了即时调整的能力。此次导入的锐视刀系统,拥有Hypersight技术,可以在短短6秒内撷取锥形束电脑断层影像,并具有直接在影像上计算剂量的能力。其影像品质接近电脑断层扫描,视野范围可涵盖整个肿瘤区与周边重要器官,协助医师判断病患治疗姿势、肿瘤位置与体积变化,大幅提升治疗准确度。 这项技术更推动了「适应性放射治疗」(Adaptive Radiotherapy)的落实。叶启源主任说明,该技术是医师根据病患每日的状况微调照射参数,使放疗过程从过去一次计画、固定执行,转变为可依照肿瘤变化即时调整,真正做到精准、个人化治疗。 放射肿瘤科主治医师颜家桦也提到,像是摄护腺癌等靠近膀胱与直肠的肿瘤类型中,肿瘤位置可能因排尿或体重变化而产生偏移,锐视刀能结合快速导航与调整功能,能即时补正肿瘤位置,避免剂量误差,提升治疗效益并降低副作用风险。 个案应用展现成果肿瘤体积缩小提升治愈可能 童综合医院临床上已有患者受惠于此技术。一名57岁患者于2024年确诊罹患第一期口腔癌,经手术治疗后虽恢复良好,但同年再度于嘴唇部位出现0.5公分肿瘤,后来脸颊至肩颈处也长出约350立方公分肿瘤,因面积过大、手术风险偏高,医疗团队决定先以锐视刀进行放疗。 该名患者在1个半月内接受共35次放射治疗,治疗期间每天使用Hypersight技术进行影像扫描,持续监测肿瘤大小与治疗位置。最终,肿瘤体积由350立方公分缩小至约200立方公分,后续也顺利衔接化疗与手术,进一步提高肿瘤完全清除的成功率。叶启源主任指出,尽管疗程密集,患者仍能坚持完成,显示新技术对于提升治疗耐受性与信心具有正面助益。 精准与即时并进,多转移癌症患者也受惠 叶启源主任表示,锐视刀适用于多种癌症类型,特别对于肿瘤分布较广或位置复杂的患者而言更具优势。举例像过去若癌细胞已转移至肺部多处,通常较难进行放疗,现今透过锐视刀结合立体定位放射手术(SRS、SBRT),即使为多发性病灶,也能安全、精准给予高剂量治疗。叶启源主任提到,根据国外临床研究数据显示,鼻咽癌与头颈部癌患者在导入适应性放射治疗后,其5年存活率可提高约10%。 截至目前为止,童综合医院锐视刀系统已协助超过200名患者获得优质治疗体验。总院长童敏哲表示,癌症治疗的核心在于「精准」与「即时」,锐视刀的导入正是院方对病患健康承诺的体现,也期望透过创新设备与优质医疗,协助更多癌症病人走向康复之路。

    #癌症治疗
  • 辅医首例帛琉病人_1
    帛琉第一人!辅大医院骨科团队精准置换髋关节 病友赞「满天星」服务

    帛琉第一人!辅大医院骨科团队精准置换髋关节 病友赞「满天星」服务

    天主教辅仁大学附设医院(FJCUH)宣布,本院已完成首位帛琉病人之治疗与照护。病人为71岁女性,长年右侧髋部疼痛、行动受限,于8月4日首次来台就医,由骨科张书豪医师带领医疗团队于8月7日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恢復顺利,8月11日出院。8月15日回诊时,病人已无需协助即可躺上诊疗床,较来台前显着改善。 「从帛琉到台湾一路上,我感受到的是贴心与专业。下次我一定会再回来台湾,并体验辅大医院的健检服务。」病人分享,抵台时必须依赖女儿推轮椅、上下车亦需搀扶;住院期间除了完整的医疗照护,也获院牧神父探视与祈福。她并表示,能在天主教医院就诊意义非凡,自来台前至术后返国,每一个环节皆有专人提供即时且整合的协助(from door-to-door),让她对台湾人的热情与亲切留下深刻印象,「要给的不只是五星,而是满天星的肯定」。未来亦盼再度来台观光。 张书豪医师表示,病人多年疼痛造成日常活动受限,经术前评估、术中精准置入及术后復健,已逐步恢復站立与行走能力;团队将持续透过远距与跨国连繫,追踪其后续功能恢復状况与生活品质。 此次个案亦呼应辅仁大学近年深耕帛琉的医疗合作成果。2025年4月,在帛琉官方见证下,辅大与多个政府及学术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其中包含与帛琉卫生部及健康照护基金(Health Care Fund, HCF)之转诊合作,让帛琉病患可选择转诊至辅大附设医院接受高品质医疗服务;同时推动「2+2年」跨国学程与公卫合作计画,拓展医疗与教育的双轨交流。 延续此一基础,2025年5月帛琉总统惠恕仁(Surangel S. Whipps, Jr.)率团访校,见证辅大以医疗创新深化双边合作,肯定台湾在科技与医疗的专业贡献,展现健康外交的持续动能。 辅大医院国际医疗中心表示,本案从行前谘询、接机动线、院内就医安排、住院照护到返国衔接,皆由专人一站式协助,确保国际病友与家属的医疗体验与安全。未来将在既有MOU框架下,持续与帛琉卫生体系与转诊单位合作,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整合照护与后续追踪。

    #人工关节置换#观光医疗
  • 台湾中医大附医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合作,7月12日於古晋举办"2025 Advances in Medical Technology and Patient Care Symposium",吸引逾20
    【台马医疗创新论坛】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携手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 盛大举办医学研讨会 推动医疗科技与精准照护新里程碑

    【台马医疗创新论坛】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携手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 盛大举办医学研讨会 推动医疗科技与精准照护新里程碑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CMUH)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UNIMAS)自2024年签署合作备忘录之后,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动实质发展,7月12日于古晋共同举办首场大型医学研讨会「Advances in Medical Technology and Patient Care Symposium」,聚焦肥胖治疗、癌症质子治疗、医疗人工智能、帕金森症新疗法及心房颤动治疗等精准尖端技术。中医大附医国际医疗中心黄致锟院长在开幕致词中表示,此次会议不仅展现台湾在精准医疗与创新科技的成果,也开启台马医疗合作的新篇章,期盼双方持续深化交流、共同造福民众健康。 臺灣中醫大附醫與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合作,7月12日於古晉舉辦"2025 Advances in Medical Technology and Patient Care Symposium",吸引逾200人參加,迴響相當熱烈。 肥胖治疗:多学科整合引领未来 中医大附医国际医疗中心黄致锟院长Dr. Chih-Kun Huang以「肥胖治疗的趋势与未来」解析全球肥胖带来的健康威胁,并强调结合新型抗肥胖药物、肠胃荷尔蒙调节及基因与肠道菌群研究,阐述多学科整合治疗的重要性。 质子治疗:精准放射线降低副作用 放射肿瘤部粒子放射治疗科简君儒主任Dr. Chun-Ru Chien分享「质子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介绍质子治疗如何精准照射肿瘤,减少对正常组织损伤,已有不少国际病人赴台治疗。中医大附医2024年成立台湾第五座质子中心,为台湾目前最新的治疗设备,期望帮助更多患者。 医疗人工智能:推动精准医疗的基石 世界神经放射线医学会联盟郭万佑主席Dr. Wan-Yuo Guo阐述「医疗人工智能作为精准医疗的基础驱动力」,说明AI结合影像、基因与临床数据,提升诊断准确度与疾病早期侦测,并优化临床决策流程。 聚焦超音波新技术:为帕金森病患带来希望 神经部陈睿正主任Dr. Jui-Cheng Chen介绍全球首创双靶点磁振导引聚焦超音波(MRgFUS)技术,同时治疗帕金森患者的震颤与动作僵硬,为无法接受深脑刺激术患者提供非侵入性新疗法。 心房颤动管理:同步消融与左心耳封堵 心脏血管系心律不整科林晏年主任Dr. Yen-Nien Lin分享「同步心房颤动消融与左心耳封堵」的临床经验,指出单次手术同时处理心律异常与中风风险,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 另外,来自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UNIMAS的专家方面,资源科学与技术学院Dr. Edmund Sim教授介绍了CARISA(癌症风险评估工具包),这是一个多语言数字平台,旨在帮助马来西亚民众及早自我评估癌症风险。 通过CARISA工具包进行早期癌症检测 Dr. Edmund Sim教授强调了乳腺癌、鼻咽癌、子宫颈癌、肺癌和大肠直肠癌等癌症在马来西亚带来的负担,他指出迫切需要符合文化背景且基于证据的工具 ,以便进行个人化、无症状期的风险筛查。CARISA是一个订阅制的工具包,整合了五个特定疾病模块,即BreCRA(乳腺癌)、NasoCRA(鼻咽癌)、CerviCRA(子宫颈癌)、LunCRA(肺癌)和ColoCRA(结直肠癌),这些模块均基于马来西亚国家癌症登记数据、系统性文献回顾和临床专家共识建立。Edmund教授指出,CARISA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科学严谨性,更在于它在砂拉越背景下的包容性。该工具支持英语、马来语、华语和伊班语,反映了马来西亚尤其是砂拉越的丰富语言多样性。 耳科植入物:听力护理的变革 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的资深耳鼻喉头颈外科Dr. Ing Ping Tang教授介绍了耳科植入物的新进展,这些植入物超越传统的人工耳蜗装置。他深入探讨了各种可植入技术,包括骨传导植入物、人工耳蜗、中耳植入物、被动中耳植入物以及听觉脑干植入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讨论瞭如何延长非典型解剖结构患者或传统助听器疗效不佳患者的助听器适用期。 此次研讨会是双方签署MOU后首场大型活动,推动医疗创新与人才培育交流等多元项目,象征双方深化合作的新里程,除了促进台马医疗新技术进步以外,也能帮助众多需要的病患。

  • 戴德森医疗财团法人嘉义基督教医院
    诚心所愿 让生命转弯 极重度脊椎侧弯手术暨国际人道医疗 记者会

    诚心所愿 让生命转弯 极重度脊椎侧弯手术暨国际人道医疗 记者会

    抢救11岁缅甸华侨小妹妹160度的脊椎侧弯!嘉义基督教医院今(19)举行「诚心所愿让生命转弯极重度脊椎侧弯手术暨国际人道医疗记者会」,会中除了展现该院去年甫落成的智慧手术大楼以及新进医疗设备能带来的医疗成果,也感谢参与国际人道医疗的爱心企业与教会支持。包含嘉义市卫生局医政科王凤玉科长、中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多家爱心医疗器材企业代表皆到场祝福,会中诚心更亲手拌制缅甸的特色菜「茶叶色拉」,让医护与来宾们尝鲜。 11岁的女孩廖诚心是缅甸华侨,出生时母亲便发现诚心的左手骨骼和肩膀有些歪斜,三年前(2020),8岁的她背部开始出现明显异常的凹凸。原本医疗不发达的缅甸,近年接连遭遇新冠疫情与军事政变,海外人道医疗团无法、也不愿再进入缅甸。诚心脊椎侧弯的情况恶化很迅速,很快地,背部的隆起让她无法躺平,只能侧着睡觉;虽然正值爱漂亮的年纪,却只能选择尺寸大上好几号的衣服,希望掩饰自己的不同,避开他人异样的眼光。 除了影响外观与自信,严重的脊椎侧弯也逐日压迫诚心的心肺与神经,若无法获得治疗,未来可能会瘫痪,肺炎或是剧烈的咳嗽对她来说也都是致命威胁。诚心担任宣教士的父母本来经济上就不算富裕,为了筹措出国就医的庞大医疗费用,已打算卖掉仅有的房子;但不只是费用的问题,如此重度的脊椎侧弯手术难度很大、风险也很高,很多医院无法处理,让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因缘际会下,透过教会联系到了当时正在美国梅约医学中心(Mayo Medical Center)研修脊椎矫正手术的嘉基小儿骨科医师陈俊和。巧的是,陈医师也是缅甸华侨,12岁时他与家人自缅甸来台发展,当时父亲身上只有13块美金,因此他很能体会那种无助的感觉。 「我其实原本去美国要研修的是足部变形跟髋关节手术,学校和补助都申请安排好了,学校却受疫情影响停止计划。」陈俊和因此被迫改变研修的地点,就连研修项目也变成脊椎矫正。原本觉得有些沮丧的他,却在进修过程接到诚心父亲的求助电话;加上嘉基智慧手术大楼和许多新设备的启用,让身为基督徒的陈俊和,相信这一切是上帝的安排,「虽然很挑战,但我没有推辞的理由。」他说。 回台后他与院方讨论,立刻获得院方的全力支持,除了与嘉基脊椎微创中心主任黄仪鸿医师合作,另外也请到台北慈济的骨科权威曾效祖医师参与手术。考虑到诚心的神经与血管长年受压迫,不适合一次变动太多以免造成瘫痪风险,因此分别于今年10月20日、11月3日各进行一次手术,两次手术时间合计超过30个小时,成功让侧弯角度来到57度,从外观上来看,诚心的背部已打直,心肺也不再受压迫,身高更从135公分「长高」到150公分,接下来她还需要长期的复健,训练呼吸与恢复重心。 台湾早期小儿麻痹横行,嘉义也无幸免,当时已五十岁的嘉基创院院长戴德森医师,看到许多脊椎侧弯的小儿麻痹患者求助无门,但他自己是专攻外科与妇产科,所学有限,因此决定回到美国,学习骨科和脊椎侧弯手术。学成回台后在嘉义和屏东两地奔波,凭借着简单的手术设备,为数百位小儿麻痹脊椎侧弯病患进行矫正手术,帮助他们重新站立,且手术费用全额由美国差会支付,病人不必付费,这份精神至今也仍持续传承。 由于诚心没有健保,单是医疗费用便超过180万元,如果再加上来台交通与数个月的生活费用,诚心的父母恐怕卖掉房子也不够支付。听闻诚心家的状况,中华航空公司除了免费赞助诚心仰光-台北的商务舱来回机票,还主动替诚心的父母舱位升等来陪伴诚心;雄鹰有限公司赞助手术用的高速气钻;宝亿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赞助骨钉、骨材;冠亚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杰鹏企业有限公司赞助脊椎固定系统;美商良卫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与锦杨有限公司赞助血液回收系统;重维复健用品有限公司台中分公司赞助术后需要的背架…等,这些赞助价值合计约60万元;嘉基也效法创院院长的精神,执刀与麻醉医师团队自愿捐出手术费,并于医院内部与教会募得20余万元,剩下不足的部分则由医院的人道与海外关怀基金善款支应,不仅保住了诚心一家的房子,更圆满了这个家。 「感谢主!她最开心的是终于可以穿上裙子!」诚心的父亲廖长昌牧师说,在缅甸时常听到别人评论诚心没有办法结婚或是不可能有幸福的人生,女儿虽然乐观又坚强,但他跟太太还是很难过。因此能顺利来台治疗,不论是对嘉基、华航、医疗器材厂商、台湾的教会都充满感谢,他跟太太紧绷的身心也终于能放松;而对于之前从未见过面,仅是因为听闻他们的需要,就大方接待他们数月之久的方贞婷传道,也是无比感激。诚心在记者会中更亲手拌制缅甸的特色菜茶叶色拉,让医护与来宾们尝鲜,表达感谢之意。 嘉基院长姚维仁表示,医院的「人道与海外关怀基金」善款由社会大众捐献,多用在海外义诊以及弱势者的国际医疗需求。在台湾由于有健保,医疗可近性也高,大部分的脊椎侧弯患者会能及时就医,先透过背架或其他方式矫正治疗;但若持续恶化到了40度,便会归类为重度脊椎侧弯,建议进行手术。诚心小妹妹因为受限于经济因素、当地医疗与政治现况,无奈之下才使侧弯发展到惊人的160度。现在台湾已鲜少有如此严重的脊椎侧弯个案,这次手术是由多位有经验的医师共同执刀,并凭借嘉基智慧手术大楼最先进高端设备,以最新的脊椎固定骨钉以及高阶术中影像系统、术中导航、神经监测等,带着各界的支持一起让诚心的生命成功转弯,也祝福她有幸福健康的未来。

    #人工关节置换#达文西手术#观光医疗
  • 戴德森医疗财团法人嘉义基督教医院
    亚洲首例 嘉基创新内视镜缝线技术 成功修补顽固食道穿孔 助正妹重拾美味人生

    亚洲首例 嘉基创新内视镜缝线技术 成功修补顽固食道穿孔 助正妹重拾美味人生

    嘉义基督教医院在微创医疗领域再创新猷!一名年轻女性因鱼刺导致食道穿孔,历经两年艰辛治疗旅程,最终在嘉基医疗团队创新应用「内视镜缝线系统」后,成功修补破损食道,成为亚洲首例运用该系统治愈食道穿孔的成功案例。嘉基于4月17日(四) 上午10时于路加堂举办「重拾美味人生,内视镜缝合技术创新记者会」,分享这项突破性技术。 28岁的邱小姐在一次意外吞入鱼刺后引发食道穿孔,伤口位置邻近心脏、主动脉与肺脏,极具挑战性。她经友院努力近十次外科及内视镜微创治疗,历经长时间治疗与照护 ,仍难以完全愈合,除两年来无法经口进食外,甚至并发感染、接受肺部部分切除手术 。当时为避免病情持续恶化,曾被建议接受大范围食道切除重建手术。面对未来生活质量的重大考虑,邱小姐经协助转介至嘉义基督教医院寻求其他可能的治疗选项。 辗转来到嘉基后,胃肠肝胆科周莒光医师评估病况,决定尝试创新方式——将原本应用于胃缩手术的「内视镜缝线系统」运用于食道穿孔修补。周医师表示:「这项手术对时间与技术都非常要求,但病人坚定的意志和对生活的渴望,是我们全力以赴的动力。」 为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成功率,嘉基启动跨科整合模式,术前与国内外专家密切讨论并多次模拟演练,结合内视镜、影像及外科专业,精准计划手术流程。实际手术中,透过口腔进入的内视镜精准缝合穿孔,历时仅10分钟完成。周医师回忆:「那是我十年来最安静的十分钟,每一针都是病人重新品尝美食的希望。」 术后邱小姐迅速恢复,成功拔除鼻胃管、恢复正常进食。她感动表示:「能再次喝水 、吃饭,是我从未想象过的幸福。嘉基没有放弃我,周医师像守护者一样陪伴我度过这段旅程。」 嘉基院长陈炜表示,这次手术是台湾微创内视镜技术的新里程碑。过往类似病况常需仰赖高风险手术处理,未来透过内视镜缝合,有望大幅减少病人负担、缩短恢复期,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嘉基团队目前已将此技术运用于肠胃道廔管、手术并发症与巨大肿瘤切除后的伤口修补,持续拓展内视镜技术的应用广度与深度。陈院长指出:「内视镜正从诊断工具,蜕变为治疗的关键力量。我们将持续朝向更安全、微创与精准的方向努力,让更多病患受益。」

    #癌症治疗#观光医疗
  • 泰北篮球少年嘉基助圆梦!漏斗胸手术重拾自信
    泰北篮球少年嘉基助圆梦!漏斗胸手术重拾自信

    泰北篮球少年嘉基助圆梦!漏斗胸手术重拾自信

    来自泰北金三角的16岁华侨少年杨以信,热爱篮球,却因先天性漏斗胸,心肺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今年十月来台,到嘉义基督教医院接受手术,重拾健康与自信。 杨以信的父亲杨崇明表示,自己跟太太是传道人,一家住在泰北金三角地区,儿子从小罹患漏斗胸,曾在当地求医,当地医生建议持续观察,等待病况随着身体成长而改善。但多年过去,不仅没有进步,呼吸反而越来越不顺、容易疲倦,让他对任何活动都提不起劲。直到两年前,一位来到村子的篮球教练发现以信的身材条件不错,鼓励他尝试篮球,没想到以信竟然爱上了这项运动,甚至参与比赛,也从中找到自信。然而,漏斗胸的困扰却如影随形。以信透露,每次打篮球,最多只能撑10分钟就气喘吁吁,提早下场。胸壁内凹的状况也日益严重,导致他夜夜难眠,白天精神不济,成绩一落千丈。「在泰国学校,我总是最后一个到教室。」以信说,在学校几乎每堂课都要换不同楼层的教室,因为呼吸困难,他常常爬楼梯爬到气喘吁吁,只能眼睁睁看着同学快步远去。 为以信执行手术的嘉基医院胸腔外科医师甘锦康表示,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胸廓畸形,会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功能;因为病人的胸前会有不正常的凹陷,像是可盛水的漏斗而得名,发生的确切原因目前不明。需要评估病人的凹陷状况、位置以及是否有不适感来决定治疗方式,若进行手术,可提高心肺功能、有效的改善外观及减轻心理压力。 手术后,以信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他开心地说:「我迫不及待想回家,吃妈妈煮的绿咖哩,然后痛痛快快地打一场篮球!」甘医师提醒,平均每三、四百人就有一位罹患漏斗胸,男性发生机率大约是女性的四倍,建议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有胸廓畸形的现象,应及早带孩子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嘉基国际长陈俊和医师表示,金三角地区环境复杂,杨崇明在当地的戒毒村担任教师,并照顾许多受毒害影响的孤儿,尽管自身经济条件困难仍不放弃,嘉基深受他们的故事感动,也了解以信远赴台湾就医是一笔庞大的负担,这次除了甘医师捐出手术费、医院员工自愿捐款,也感谢社会各界慷慨相助,帮助以信顺利完成手术。

    #观光医疗
  • 达文西手术突破五千例!童综合医院持续引领医疗创新 —— 病患亲述术後康复历程 童综合医院自创院以来始终以「病人需求为优先」为宗旨,秉持创新精神、持续精进医疗品质。自2012年引进达文西机械手臂手术系统
    【童综合医院】达文西手术超过5千例,77岁吴伯伯现身分享

    【童综合医院】达文西手术超过5千例,77岁吴伯伯现身分享

    查看【童综合医院】 figure>/figure> 达文西手术突破五千例!童综合医院持续引领医疗创新 —— 病患亲述术后康复历程 童综合医院自创院以来始终以「病人需求为优先」为宗旨,秉持创新精神、持续精进医疗品质。自2012年引进达文西机械手臂手术系统以来,历经13年努力,目前已累积超过5,000例手术成功案例,并在2021年导入两台最新第四代达文西机械手臂系统,成为全台少数拥有双机配置的医疗院所。 多科整合,跨界合作 机械手术发展成绩斐然 童综合医院自创院以来始终以「病人需求为优先」为宗旨,秉持创新精神、持续精进医疗品质。自2012年引进达文西机械手臂手术系统以来,历经13年努力,目前已累积超过5,000例手术成功案例,并在2021年导入两台最新第四代达文西机械手臂系统,成为全台少数拥有双机配置的医疗院所。童综合医院的达文西机械手臂手术涵盖mark>胸腔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妇产科、一般外科、大肠直肠外科、心脏血管外科与小儿外科等八大科别/mark>。透过跨科整合的手术模式,不仅提升整体医疗效率,更有效强化病患照护品质,有部分病人甚至能在单次住院期间接受多科别协同治疗,手术安全性与术后复原速度皆大幅提升。 研发创新中心院长欧宴泉表示,机械手臂手术技术发展迅速,从器械选择到临床经验分析,医院团队持续优化手术流程,让病患从术前评估到术后照护都能获得完整而高效的医疗体验。机械手臂的高精密度,让血管与神经结构清晰可视,手术更安全、伤口更小、恢复更快,是现代高阶手术的重要趋势。童综合医院自创院以来始终以「病人需求为优先」为宗旨,秉持创新精神、持续精进医疗品质。自2012年引进达文西机械手臂手术系统以来,历经13年努力,目前已累积超过5,000例手术成功案例,并在2021年导入两台最新第四代达文西机械手臂系统,成为全台少数拥有双机配置的医疗院所。 病患见证:77岁吴伯伯现身分享 感谢童医团队重拾健康人生 为庆祝达文西手术案例突破5,000例,本院举办「突破五千例!达文西手术再创新纪元」记者会,特别邀请11年前接受达文西摄护腺癌根除手术的77岁吴姓病患莅院现身说法,分享康复历程。 吴伯伯回忆,当年因血尿与排尿困难就诊泌尿科,经欧宴泉医师诊断为mark>摄护腺癌第三期/mark>。初闻癌症诊断时内心极度沮丧,幸亏医师详细说明手术方式与预后状况,最终选择接受达文西手术。术后隔天即可下床、迅速出院,复原良好,并持续回诊追踪,至今身体健康、生活如常。他感性表示:「我真的重获新生,十分感谢童医团队的专业与照顾。」 figure>/figure> 迈向国际舞台 打造亚洲机械手术重镇 童综合医院多年来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医学合作,病患来源涵盖东南亚、欧美各地,并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医师前来观摩与进修。特别在泌尿外科、耳鼻喉科与妇产科领域,更被视为世界级机械手术观摩中心,每年举办的mark>TICS(Tung’s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国际研讨会/mark>,成为台湾在机械手臂手术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 童敏哲总院长指出,童综合医院将持续引进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提升病患整体医疗体验。今年更将导入最新单孔型达文西机械手臂系统,对于精密与微创手术如医美领域,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发展。他强调:「我们不仅希望做得好,更要做得领先,成为亚洲机械手术领域的领航者,为民众提供安全、舒适、具国际水准的医疗服务。」 -- Official Website:https://tconf.sltung.com.tw/imc/ FB:https://www.facebook.com/ttmhhimsc/ Email: thimsc.tung@gmail.com

    #人工关节置换#心血管疾病#癌症治疗#达文西手术#观光医疗
  • 香港李小姐高龄备孕到顺利产子
    【宜蕴医疗】香港姐妹从高龄备孕到顺利生子

    【宜蕴医疗】香港姐妹从高龄备孕到顺利生子

    来自香港的L小姐在40岁这一年终于迎来了她的可爱宝宝,原本备孕三年都不见喜讯,这一次怀孕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 L小姐回忆到,在2024年初春节期间亲友相聚又被亲友一遍遍的询问什么时候生宝宝呢?其实她和老公已经默默备孕了3年,只是一直没有喜讯。又在一年前做了子宫肌瘤手术,所以生宝宝的压力在39岁这一年正式到来。考虑到自己自然备孕3年又做了手术,所以春节后立马去香港的多家生殖科进行咨询,另外L小姐的朋友推荐说3月份在香港有一场备孕讲座,要不要听听看?因为朋友就是在这家台湾生殖中心做的试管疗程,并且即将临盆,所以L小姐就带着听听看的想法前来参加。 从3月中听讲座和朱伯威院长一对一咨询,了解到台湾禾馨宜蕴生殖中心的胚胎实验室技术、疗程价格以及便利的赴台入疗方案,决定4月份的月经周期就入疗试试看。5月份L小姐完成了取卵和植入,没想到很快验HCG的时候就知道了已经怀孕。在2024年4月份的香港备孕讲座上,L小姐带着小宝宝来到讲座现场进行分享,希望给现场备孕家庭更多的鼓励,抓准备孕时机,成功怀孕不必等。 想要成功怀孕第一步:备孕检查必不可少! 一般而言,夫妻在未避孕的情况下,规律性生活一年仍未怀孕,即被视为不孕症,建议进行生育检查。若女性年龄超过35岁,建议尝试怀孕半年没有结果时即可开始检查,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卵巢功能可能下降,及早诊断有助把握生育黄金期。 ●女性生育检查 1.抗穆勒氏管激素(AMH)检测:评估卵巢储备量,数值越高代表卵子库存较多,但不直接等同于怀孕机率。 2.B超检查: 观察卵巢的基础卵泡数量(AFC)、子宫内膜厚度、子宫是否有肌瘤或息肉。 3.荷尔蒙检测:包括FSH(滤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RL(泌乳激素)、TSH(甲状腺刺激素)等,了解排卵功能与内分泌状况。 4.输卵管通畅检查:可透过子宫输卵管超声波或子宫输卵管摄影(HSG)评估输卵管是否阻塞。 5.子宫镜检查:直接观察子宫腔环境是否有息肉、子宫中隔、发炎等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处理解决。 ●男性生育检查 精液分析:测量精子数量、精子活动力、精子形态等,评估受孕机率。 备孕检查后的下一步? 1. 适时寻求辅助生殖技术,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能建议以下方法: ✅药物治疗:如促排卵药帮助卵巢排卵,提高受孕机率。 ✅人工授精(IUI):适合输卵管通畅、精子稍微不足的情况。 ✅试管婴儿(IVF):适用于输卵管阻塞、卵巢功能下降或精子状况不佳的夫妻。 2.改善生活习惯,这些你做到了吗? ✅规律作息、早睡早起,让荷尔蒙维持稳定。 ✅戒烟戒酒,避免影响卵子与精子品质。 ✅减少压力,长期压力会影响排卵与精子活动力,适时放松很重要! 为何选择台湾试管婴儿? 对比两岸三地来说,台湾的试管婴儿费用较亲民,疗程安排灵活,且诊所回诊效率高,减少海外个案的不便。这位香港妈妈的疗程采用了药物周期植入法(荷尔蒙控制HRT疗程),弹性选择植入日期,减少回诊次数,同时还能提升胚胎着床率,最终顺利怀孕! 台湾IVF疗程大突破 在台湾,禾馨宜蕴医疗团队为她优化促排方案,成功取出 16颗卵子,形成 10颗囊胚,并透过胚胎着床前染色体筛检(PGS)确保胚胎健康,切片两颗胚胎全部正常,最终顺利怀孕!禾馨宜蕴特有的分次送检服务,让备孕家庭能够用少少的钱来检测胚胎健康,不用一次就付一大笔,减少疗程费用对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 香港L小姐在备孕讲座活动现场给予来宾的提醒,最多的还是“备孕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台湾最好的生殖机构就是宜蕴”。 结语:如果您也处在备孕的艰难时刻,不妨来与禾馨宜蕴的专科医师聊聊看。不方便立刻来到医师诊间的话,也可以采用线上视讯形式进行咨询。

    #生殖医学
这个信息是否对你有帮助?
展开选单
关闭选单
回上页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