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選單按鈕

南部地区

  • 戴德森医疗财团法人嘉义基督教医院
    亚洲首例 嘉基创新内视镜缝线技术 成功修补顽固食道穿孔 助正妹重拾美味人生

    亚洲首例 嘉基创新内视镜缝线技术 成功修补顽固食道穿孔 助正妹重拾美味人生

    嘉义基督教医院在微创医疗领域再创新猷!一名年轻女性因鱼刺导致食道穿孔,历经两年艰辛治疗旅程,最终在嘉基医疗团队创新应用「内视镜缝线系统」后,成功修补破损食道,成为亚洲首例运用该系统治愈食道穿孔的成功案例。嘉基于4月17日(四)o:p>/o:p> 上午10时于路加堂举办「重拾美味人生,内视镜缝合技术创新记者会」,分享这项突破性技术。o:p>/o:p> o:p>/o:p> 28岁的邱小姐在一次意外吞入鱼刺后引发食道穿孔,伤口位置邻近心脏、主动脉与肺脏,极具挑战性。她经友院努力近十次外科及内视镜微创治疗,历经长时间治疗与照护o:p>/o:p> ,仍难以完全愈合,除两年来无法经口进食外,甚至并发感染、接受肺部部分切除手术o:p>/o:p> 。当时为避免病情持续恶化,曾被建议接受大范围食道切除重建手术。面对未来生活质量的重大考虑,邱小姐经协助转介至嘉义基督教医院寻求其他可能的治疗选项。o:p>/o:p> o:p>/o:p> 辗转来到嘉基后,胃肠肝胆科周莒光医师评估病况,决定尝试创新方式——将原本应用于胃缩手术的「内视镜缝线系统」运用于食道穿孔修补。周医师表示:「这项手术对时间与技术都非常要求,但病人坚定的意志和对生活的渴望,是我们全力以赴的动力。」o:p>/o:p> o:p>/o:p> 为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成功率,嘉基启动跨科整合模式,术前与国内外专家密切讨论并多次模拟演练,结合内视镜、影像及外科专业,精准计划手术流程。实际手术中,透过口腔进入的内视镜精准缝合穿孔,历时仅10分钟完成。周医师回忆:「那是我十年来最安静的十分钟,每一针都是病人重新品尝美食的希望。」o:p>/o:p> o:p>/o:p> 术后邱小姐迅速恢复,成功拔除鼻胃管、恢复正常进食。她感动表示:「能再次喝水o:p>/o:p> 、吃饭,是我从未想象过的幸福。嘉基没有放弃我,周医师像守护者一样陪伴我度过这段旅程。」o:p>/o:p> o:p>/o:p> 嘉基院长陈炜表示,这次手术是台湾微创内视镜技术的新里程碑。过往类似病况常需仰赖高风险手术处理,未来透过内视镜缝合,有望大幅减少病人负担、缩短恢复期,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嘉基团队目前已将此技术运用于肠胃道廔管、手术并发症与巨大肿瘤切除后的伤口修补,持续拓展内视镜技术的应用广度与深度。陈院长指出:「内视镜正从诊断工具,蜕变为治疗的关键力量。我们将持续朝向更安全、微创与精准的方向努力,让更多病患受益。」o:p>/o:p>

    #癌症治疗#观光医疗
  • 泰北篮球少年嘉基助圆梦!漏斗胸手术重拾自信
    泰北篮球少年嘉基助圆梦!漏斗胸手术重拾自信

    泰北篮球少年嘉基助圆梦!漏斗胸手术重拾自信

    来自泰北金三角的16岁华侨少年杨以信,热爱篮球,却因先天性漏斗胸,心肺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今年十月来台,到嘉义基督教医院接受手术,重拾健康与自信。 杨以信的父亲杨崇明表示,自己跟太太是传道人,一家住在泰北金三角地区,儿子从小罹患漏斗胸,曾在当地求医,当地医生建议持续观察,等待病况随着身体成长而改善。但多年过去,不仅没有进步,呼吸反而越来越不顺、容易疲倦,让他对任何活动都提不起劲。直到两年前,一位来到村子的篮球教练发现以信的身材条件不错,鼓励他尝试篮球,没想到以信竟然爱上了这项运动,甚至参与比赛,也从中找到自信。然而,漏斗胸的困扰却如影随形。以信透露,每次打篮球,最多只能撑10分钟就气喘吁吁,提早下场。胸壁内凹的状况也日益严重,导致他夜夜难眠,白天精神不济,成绩一落千丈。「在泰国学校,我总是最后一个到教室。」以信说,在学校几乎每堂课都要换不同楼层的教室,因为呼吸困难,他常常爬楼梯爬到气喘吁吁,只能眼睁睁看着同学快步远去。o:p>/o:p> 为以信执行手术的嘉基医院胸腔外科医师甘锦康表示,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胸廓畸形,会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功能;因为病人的胸前会有不正常的凹陷,像是可盛水的漏斗而得名,发生的确切原因目前不明。需要评估病人的凹陷状况、位置以及是否有不适感来决定治疗方式,若进行手术,可提高心肺功能、有效的改善外观及减轻心理压力。o:p>/o:p> 手术后,以信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他开心地说:「我迫不及待想回家,吃妈妈煮的绿咖哩,然后痛痛快快地打一场篮球!」甘医师提醒,平均每三、四百人就有一位罹患漏斗胸,男性发生机率大约是女性的四倍,建议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有胸廓畸形的现象,应及早带孩子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o:p>/o:p> 嘉基国际长陈俊和医师表示,金三角地区环境复杂,杨崇明在当地的戒毒村担任教师,并照顾许多受毒害影响的孤儿,尽管自身经济条件困难仍不放弃,嘉基深受他们的故事感动,也了解以信远赴台湾就医是一笔庞大的负担,这次除了甘医师捐出手术费、医院员工自愿捐款,也感谢社会各界慷慨相助,帮助以信顺利完成手术。o:p>/o:p>

    #观光医疗
  • ROSA罗莎双膝关节置换手术令俞先生相当满意
    美华侨专程至圣马尔定 罗莎双膝手术圆梦

    美华侨专程至圣马尔定 罗莎双膝手术圆梦

    76岁的美国华侨俞先生,3年前因退化性关节炎不良于行,外出总要旁人搀扶,内心虽然抗拒却无能为力。趁着陪太太回台湾娘家,专程到嘉义市圣马尔定医院就医,接受先进的ROSA罗莎机械手臂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一次更换两侧膝盖。术后不到一周就能日行万步,也能上下楼梯,令他相当满意,他开心地说,终于又可以和太太四处旅游,不用老是坐着等人了。 俞先生是香港华侨,和来自台湾的太太定居美国已45年,日前特地利用陪太太返乡探亲的机会,从台北南下嘉义,挂圣马尔定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黄立人医师的门诊。两夫妻从未到过嘉义,朋友也告诉他们不必舍近求远,在北部医学中心就有相同的设备,但俞先生事前上网做功课,认为黄立人医师值得信赖,看诊时又与黄医师理念相投,因此决定将自己的身体交给黄医师。 俞先生说,罗莎手术系统虽然在美国发展的时间比台湾早,但他认为台湾的医疗服务更为细致,而且同为华人,在讨论病情上更容易沟通,所以才决定到台湾就医。舍弃医学中心则是因过去陪岳父就医的经验,诊间人满为患,甚至有的医师只花几分钟就看完一个病人,让他印象不佳。 俞先生在3年多前,走路开始觉得膝盖疼痛,尤其上下楼梯或走上坡路,更是痛到几乎无法移动。他和太太都热爱旅游,特别喜欢去各地的国家公园游览,但园区地形崎岖,他的脚常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坐着枯等,或者让家人扶着他走。对于被称为「老帅哥」的他,无法独自行走让他的心里特别感到不舒服。 俞先生曾在美国就医,以局部注射类固醇止痛,但维持不久又痛起来,也曾动过关节镜手术,但术后必须长期到医院复健,他怕麻烦只去了两次就半途而废,因此当得知罗莎手术是以走路取代复健,觉得符合他的期待,黄立人医师和医疗团队在术前详细检查及解说,也让他非常放心,他只看了一次门诊就决定接受罗莎手术治疗。 黄立人医师以罗莎机械手臂系统辅助,透过术前X光设计出最适合病人的人工膝关节尺寸及摆放定位,准确校正关节和植入物之间的密合度,以最小的侵入方式进行微创手术,保留更多健康的组织并减缓疼痛。且因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短,不仅降低手术麻醉风险,也减少病人出血及发炎反应,病人术后通常只会有伤口缝合的疼痛感,恢复期大幅缩短。 俞先生一次更换两侧膝盖,在恢复室就能活动双脚,隔天即可下床。为了尽快复原,他在住院期间勤于练习走路和爬楼梯,仅仅不到一个星期,脚力便迅速恢复,每天走路都超过一万步,甚至比正常人还能走。俞先生术后两周返回门诊拆线,经医师判定复原状况良好,隔天即和太太带着愉快的心情和健康的双腿返回美国。

    #人工关节置换#观光医疗
  • 来圣马尔定医院重建膝关节 机器人手臂治疗
    来圣马尔定医院重建膝关节 机器人手臂治疗

    来圣马尔定医院重建膝关节 机器人手臂治疗

    香港民众57岁江女士为一位家庭主妇,平时喜欢爬山运动,但因近年来两侧膝部退化性关节炎,让她运动情形每况愈下;友人周先生64岁为退休人员,是登山爱好者,也饱受右膝退化性关节炎长达10年之久。江女士为解决疾患积极寻求治疗方式,亲自上网作功课,最后透过与圣马尔定医院的国际医疗联系,便与友人周先生飞到台湾进行机器人手臂关节置换术,术后状况良好,甚至可以到处趴趴走,对嗜好运动的两位来说有如展开新「膝」望。 江女士表示,她也曾在香港看过医生,做过一些保守性治疗,但都效果不彰,她想一次彻底解决此状况便自行上网搜寻,因不想走传统手术,在看到黄立人医师的影片后发现MAKO机器人手臂关节置换术有符合她的期望,便毅然决然选择飞到台湾嘉义圣马尔定进行治疗,因友人周先生也被此疾困扰多年,得知江女士欲进行此手术后,为了日后能继续享受山林壮阔之美,也决心告别忍痛十年的日子。 收治两位患者的圣马尔定骨科黄立人副主任表示,江女士与周先生都是标准的内侧膝关节面退化性关节炎,主要症状会有疼痛、僵硬、肿胀、关节活动有异音…等,虽已属中至重度退化,但因绝大多数的退化性膝关节炎都发生在内侧关节面,故其实只须置换单一膝关节面即可,尤其周先生本身运动强度大,膝部内侧磨损比江女士还严重,再适合不过此手术。黄立人指出,透过3D计算机断层的机器人手臂,从扫描到仿真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角度、建立骨骼模型,在术前就能有完整的了解与规划,术中由机器人手臂精准定位与主治医师的临床判断快速置换,术后疼痛少恢复好,最快一日即可出院。 而传统手术在于膝部等于需要整组打掉重练,原本的组织磨损较大,膝部伤口约15〜20公分外,术后也须花长时间才能慢慢复原,这就与江女士的目标有违。黄立人副主任补充说,单一膝关节置换最显著的好处在于能保留膝关节原有四条重要韧带,且术后可以蹲、跪,达到完全的膝关节活动角度,加上单一膝关节面置换术及超耐磨塑料垫片,术后患者常有找回原有正常膝关节活动之感受。江女士与周先生术后隔日皆能自行下床走动,还和家人到外寻觅台湾美食,两人皆开心地表示,终于可以结束卡卡人生,重新享受运动的快乐,相约之后再来台规划一趟武岭之旅。

    #人工关节置换
  • 202212個案分享
    日本食道癌病人的感谢信

    日本食道癌病人的感谢信

    K先生来自日本,多年前诊断出食道鳞状细胞癌(ESCC),在做过两次内视镜黏膜切除术(EMS)后,食道仍是有异样的组织,因此在日本目前尚未有食道射频消融术 (RFA) 的情况下,经由转介至本院进行RFA治疗,期间本院团队提供其进行行程安排、术前说明、术后卫教等协助,手术顺利进行,并也顺利于术后4日出院。 K先生于出院前特别留言表达对本次就医经验之心得分享。

    #癌症治疗
  • 202208
    关岛减重病人的感谢信

    关岛减重病人的感谢信

    A小姐来自关岛,因罹患病态性肥胖(Morbid Obesity) ,于2022年8月至本院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出院前,病人亲自留言表达对本院的感谢之意。

这个信息是否对你有帮助?
展开选单
关闭选单
回上页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