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蚕业起缘於殷商时期,至汉朝时已达高度发展,举世闻名的「丝路」即是因蚕丝织品在中西间的交流而发展起来,而台湾蚕业则於清朝时,由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引进。 台湾蚕业起源於民国60年代到达颠峰时期,民国80年後,因生产成本提高,又加上外销受限,整个产业便没落下来,但不可否认的,养蚕业对台湾的确有极大的贡献,为了纪年蚕业对台湾农村的贡献,政府便将原蚕丝检定工厂改建为台湾蚕业文化馆,於民国87年落成启用。 本文化馆共有二楼,一楼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养蚕、缫丝、印染和手工编织等过程,现场还有蚕丝DIY设备,可让民众亲身体验如何乾茧、煮茧和抽丝等体验。二楼则以静态的方式展示历史文物,介绍台湾蚕业的历史、蚕业技术演进、台湾早期养蚕的资料及工具等,在参观的过程中,民众可以了解台湾近百年来养蚕业的演变,是一个教育与休闲兼具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