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柴坑是一处不太起眼的小村落,仅约有300多位居民,当地居民普遍以捕鱼为生,因此附近的红柴坑渔港,每天都有渔船满载渔获进港,以供应市场的需求。这是红柴坑最生活化的平凡场景,但是,在红柴坑平静无波的海面底下,却蕴藏了丰富多变的海底景观,各种珍稀美丽的珊瑚石及五彩缤纷的热带鱼群多不胜数,便逐渐发展成观光港口,成为着名的海底观光景点。红柴是一种树名,别名台湾树兰,属於台湾原生种,常见於兰屿及恒春半岛一带,主要功能是作为海岸防风林,因为该地曾经盛产红柴而得名,但红柴坑却由於生动迷人的海底生态而发展成旅游胜地。因为红柴坑附近海域,是垦丁一带珊瑚礁石分布面积最广、种类最多元、数量最集中的地区,这幅美景当然吸引许多人到此造访。由於珊瑚礁海岸不利於良港形成的条件,所以在恒春半岛西岸一侧,只有山海及红柴坑两座渔港,因为这两座渔港的港口朝西而开,周围又有丘陵地形屏障,在东北季风盛行的季节,当垦丁市区吹起强烈的落山风时,红柴坑却反常态似的风平浪静,是非常特别的景象。若不安排浮潜活动,也可以到村落里四处走走,看看这里的寺庙建筑,看看这里的历史老屋,看看渔市里又进了哪些新鲜渔货;想要吹吹海风,就到港口的海堤上或凉亭里,静静聆听海风捎来的话语,而海港天空上奇形多变的云,也随着红柴坑的海风来一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