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末年时期自南安英内地区迁来世居於此,据访谈屋主洪友茂先生表示,洪氏一族在此落地生根後大都以务农为业,但在他这一房柱中,有先祖名为洪集,他生於清咸丰年间,光绪十年(1884年)於扬武兵舰任充员兵,中法失和马江之战时,洪集就在此舰之上,後扬武兵舰遭炮击沉,洪集亦死於船舰之上,今其子孙仍留有洪集当年穿着官服之画相。在访谈之中了解,洪氏古厝原本打算兴建三落大厝,後因资金不足後来仅盖了二落,但其护龙部份却兴建有落三的规模,後来因子孙人数过多,又在左护龙外在加盖一条护龙;由於其规模宏大,在烈屿地区并不多见,因此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国军进驻金门之时,曾有过一整连的官兵暂住於此,直至四十七年(1958年)才离开。也因为建筑长期遭国军占用,其子孙不得己只好向外发展,在国军离开後建筑虽陆续有人居住,但时间都不长,建筑亦未再行整修。资料来源:文化部文化资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