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前,现址原为草埔水潭,常有牧童嬉戏,偶有顺手捏泥,塑称玄天上帝,群向低头叩拜,日久竟充有灵气,而真神附乩,令人信仰,遂正式雕像以祀。清咸丰五年(西元1855年),里人沈芳林、沈葛林,首倡集资五百五十银元,建一小祠供民祈福祷祥。光绪末年境民沈兴、沈钳等曾事领修一次。民国22年,董事沈三吉与林知母、冯势、郑茂松、沈群鹏、沈振宗等人,合众之力,予再扩建,而奠定宏基。日治时期,神尊蒙尘,避奉民家,光复後重回宝殿,香火盛於旧时。民国57年,主事洪文曾延工漆饰,以为防固,而终不耐岁月剥蚀,翌年,管理人沈玉昆乃结和善信,与以重建,历时六载完成,壮丽空前。 本殿占地五百坪,建筑采华南型式,正殿主祀玄天上帝,陪祀南斗、北斗星君、福德正神、注生娘娘及康赵二元帅,殿内高挂「天柱飞刀」横匾一方,为前清留闽千总李志镛所书赠,珍贵非常。多年前,南部水患,洪波四处泛滥 ,庙址遭水淹二公尺余,因镇殿金身高七尺,重逾百斤,神像遭水浸十二小时 之久,次日洪水稍退,主委刘川上先生赶往探视,目睹神像竟自动移避另一拜案,相距二尺有余,帽冠神袍均未潮湿污损,其神蹟之奥妙,众所赞奇,善信至今传颂不已。本殿数十年来,仰体神恩,济世渡众,各执事均秉持奉献精神工作,经常举办贫苦急难救助,受惠万千,可告慰於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