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前,现址原为草埔水潭,常有牧童嬉戏,偶有顺手捏泥,塑称玄天上帝,群向低头叩拜,日久竟充有灵气,而真神附乩,令人信仰,遂正式雕像以祀。清咸丰五年(西元1855年),里人沈芳林、沈葛林,首倡集资五百五十银元,建一小祠供民祈福祷祥。光绪末年境民沈兴、沈钳等曾事领修一次。民 国二十二年(昭和8年、西元1933年),董事沈三吉与林知母、冯势、郑茂松、沈群鹏、沈振宗等人,合 众之力,予再扩建,而奠定宏基。日治时期,神尊蒙尘,避奉民家,光复後重回宝殿,香火盛於旧时。民国五十七年,主事洪文曾延工漆饰,以为防固,而终不耐岁月剥蚀,翌年,管理人沈玉昆乃结和善信,与以重建,历时六载完成,壮丽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