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第一级古蹟金广福公馆位於北埔乡中正路六号,约创建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它是清代垦拓大隘地区的一个据点,也是金广福垦号的办公室。金广福垦号是由官方主导补助,再由闽客籍人士合资而成的一个开发公司,其名称之「金」取意为吉利、「广」为广东、「福」为福建。金广福之组成是於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当时的淡水同知李嗣邺出资补助九芎林庄总理姜秀銮设立隘楼十五座,并雇用隘丁来加强沿山一带防务,次年更下令竹堑城西门总理周邦正与姜秀銮组织金广福,闽籍垦户首周邦正住在竹堑城内,主管有关衙门公事和会计事务,并掌管戳记;粤籍垦户首姜秀銮则进驻垦区,担任守隘防番和督工开垦的任务。姜周二人分工合作进行垦拓事业,使得垦拓事业渐有进展,为大隘地区的开发奠下基础。金广福垦号是一个由闽粤两籍业户与舖户合股组成,兼具防番与土地拓垦功能的组织。组成後由姜秀銮率领闽粤两籍佃农数百人,从树杞林(今竹东)附近突进北埔,建立据点,然後建设新隘三十六处,形成一个大防御线,因此又称大隘。由於隘垦困难重重,需费资金庞大,闽籍捐资股夥纷纷退出,使得金广福垦业大半归於姜家所有。天水堂为姜秀銮故居,创建年代并无明确的说法,应於金广福建立之後所建,因姜家的郡号为天水郡,故取堂号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