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崁上方建「旌义亭」亭内刻有「云林县旌义亭记」,并竖立一块石碑,刻上「前山第一城」意思为这座县城是台湾西侧最重要的城镇。 (原石碣已消失,现今为仿刻)而位於前山路一段交叉路口附近山坡处,该处现有九十九崁石阶躺卧於山坡,并有乳白色大石头一块,上刻「九十九崁」字样,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着「八通关古道起点」。 八通关古道是清朝光绪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由吴光亮总兵率领约两千名军勇所开筑的道路,当时名叫「中路」,起点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九十九崁这个地方,另一个在本镇社寮里隆恩圳一带,两条道路在鹿谷会合後经信义越过八通关,穿越中央山脉到花莲的玉里,总长二百六十五里(约一百五十四公里),只花了十一个月便完成,为台湾东西部的交通孔道。 三百多年来,祖先从林内乡越过清水溪,由溪边直通过来,就走前山路这条路,爬上山坡到林屺埔(即现在的竹山),为了使山坡更好攀登,先民在这里用石块筑了九十九个阶梯,叫做九十九崁。後来另辟公路,这里年久失修,九十九崁石阶全数毁坏。现在的九十九崁石阶是竹山镇公所配合全国文艺季之举办所重修,不但可供镇民攀登锻链身体,也可激发竹山人思古之幽情。 九十九崁石阶攀登一半就足令人气喘如牛汗流浃背,缅怀祖先全靠双脚,还要挑着行李或重担攀登九十九崁斜坡,真是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