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妈祖相传清朝来自大陆福建,从湄州渡黑水沟来台时,过程是既危险又颠波,俗语讲,十渡三回一失。在大风大浪的黑水沟如何可能使妈祖神像安全到达台湾地区,早期的先民做法将神像雕刻分解成各段落,载到台湾後再行组装完整,组装时产生衔接的关节点,神像就很像有关节的组合,并非今日一尊雕刻而成。妈祖信仰在台湾有极大的共同性,也成为大家信仰的对象,就地域独特性发生,在竹山的「红白花事件」与「锦蛇示警」、「和解酒」,就是妈祖的传奇地方抗日历史故事。 庙中保存两块古蹟碑,严禁勒索竹排碑记,正堂马示碑断裂有接合历史,都与一九香油钱的争端有关。另外在妈祖庙上方的云林路,竹山仅存补鞋匠仍保存传统工法,好的皮鞋都在这里补修,庙口文化空间就是地杂事多的风土志口述来源。(Why日本人喜爱白色,台湾人以红色为喜气?红白花大屠杀事件中,为何日本人是胸前绑红花,台湾人绑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