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玉山房」,多美的名字,这是石雕家陈培泽的工作室,山房位於竹山的半山腰上,居高临下,视野绝佳,处处可见主人的巧思。 「超越梦,超越山,超越玉的高度,把恨踩在脚下,把天踩在脚下,神,更在脚下,比爱更热的,比美更大的,比光更亮的,就是你,你就是──日出。」诗人渡也邀诗友、学生到竹山参观甫落成的「攻玉山房」私人美术馆,山房主人陈培泽是雕玉刻石高手,听其细述攻错玉石和登玉山经验,渡也有感,於是作此诗。 ■蛰居山房 怡然自得 陈培泽有三十余年紮实苦练的功夫,他融合了中国传统玉雕「随物赋形」、「妙契自然」的精神技法,加上西洋美学及工具、技巧,还有自己研究发展的创新方向,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十多年前,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毅然决然地舍弃日正当中的玉石厂事业,三十八岁那年回到南投,隐居於风景优美的鹿谷小半天,十多年来,成绩斐然,在国内外屡屡得奖。近来他成立「攻玉山房」,由书法家李谷摩题字,占地两分半,种菜自己吃,拔草就够他忙了,那里还有寂寞的时间,陈培泽这样形容:「攻玉山房是我最大的作品。 ■玉匠转型 成为石雕家 陈培泽原先是一位雕玉的工匠,因受到画家许一男的鼓励,毅然走出狭隘匠气的玉饰市场,朝能量更大、表现方式更宽阔的石雕发展。也由於他打下紮实的雕工技巧,所以在石雕表现上驾轻就熟,并且逐渐摆脱过去的写实手法,走入抽象世界,使石雕的语言更沉潜。从匠气到创意、从工艺到艺术、从一个玉工到石雕家,陈培泽转化成功,他的石雕作品普获肯定,曾拿下南瀛奖大赏。别人刻石头可能是一颗一颗的捡,一颗一颗的雕,但陈培泽不同。他是一口气就买进几吨石头,然後从中挑选适用的石材,再加以雕刻,也因此他使用的石种非常丰富,石相非常多元,令人目不暇给。特别的是,他雕刻时惯常保持部分石皮的特色,石雕作品浑然天成,深受收藏家喜爱。 ■结合漆艺 开创新领域 现在,陈培泽更开始尝试结合传统漆艺与石雕,开创石雕艺术的新领域。这项计画由文建会补助,陈培泽开始实验传统漆艺与石材的结合,他将天然生漆涂在石雕的重点部分,或将各种漆色涂上,加以排比、层覆、磨蚀等步骤,表现出古朴石材中难得的炫美焦点,加上线性化、几何化的石雕体,充满现代感,创作风格十分前卫。(图文出自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