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老街曾经是清代时的商业老街,拥有相当密集的商业活动,老街上的芋饼、红心甘薯、蛋卷等商品都相当知名,每次来到这里总是要提一大包的伴手礼回家。另外,街上仍保有一些旧石街屋的特色,长形连栋的店舖住宅散落,还有一座百年的旧式米店,内部旧时方型大木缸、磅秤与百年木板门等历史文物,与隔壁的传统中药舖陈列的药罐,保留下当初清代的些许遗迹。清朝雍正末年,泉州移民到下中股庄建立街肆,街长约一公里,以金声桥为界,分为顶街与下街,街区以慈护宫为起点,距今有三百多年,建地面窄进深,依然保留着「亭仔脚」的建筑特色,是目前北海岸仅存的清代老街,为昔日金包里住民主要的农产、渔获集散地。可惜今日老街建筑不复以往,目前仅有几间保留传统特色的闽式商店老宅,和部分日治时期洋楼立面,如慈护宫後方硕果仅存的清朝末年木造古厝、日据时期红砖洋楼,清水路上200年历史的芑丰居等。虽然老建筑不再,老街市集仍如百年前一般兴盛,金山早市依旧保持着传统赶集的方式,在市集里可依不同的产期买到本地特有的红心地瓜、跳石芋头、茭白笋、赤壳箭竹笋等蔬菜。近年来,金山上下全力发展观光旅游事业,老街除了传统的百年米店(泰丰米舖)、百年中药行(博爱中药舖)、杂货舖等商家外,也加入不少具有特色风味的新店家,使得老街得以展现新风华,店家提供的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为游客必定到访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