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新书院位於集集镇永昌国小东边,光绪9年由总理陈长江筹建於集集街,11年11日完工,立「掌握文衡」匾为记,光绪34年迁建於现址,时在柴桥头庄,并且改称「崇德堂」,庙地为日人原什太郎捐献,内供奉文昌帝君和紫阳夫子,正殿旁过水间有地藏王菩萨神殿及开庙恩主神位,是为义学,是集集文化之地 。(图片提供:交通部观光局)明新书院建筑型式为讲堂与斋舍间有翼房,以正殿为中心,庙前埕地坪为石皮铺面,两厢房有花台与绿树,惜字炉位於正殿前西边,後园及侧园有四时花木、假山、饰石、塑像;空旷处陈列民俗文物:石磨、酒醰、犁、簔衣、石臼、制茶车…等,尤以牛车运瓮一景称奇,环境清幽,望西而立,夕阳西沈,落日余晖,令人涌思亘古情愫。正殿为讲学所在,殿宇高耸,屋顶脊梁上以童子驭麒麟饰,栩栩如生,两侧置龙一对,花草、四脚缀饰,左右对称,表情生动。明新书院於民国七十四年奉内政部核定为三级古绩,修护皆依古貌建材,日式风格,是日治史实的证明,然而其简朴古拙的格局,是汉族移民屯居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