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埕车站是集集支线的起迄站,末班列车抵达车埕後,车长与铁路员工在职员宿舍休息,隔天再出发,列车则停进机厂进行保养与维修,日月潭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整修昔日存放杂物的铁路仓库,转变为车埕管理站办公室暨游客中心,与周边铁道设施、商家,形成铁道文化园区;日式建筑的职员宿舍,则依原建筑样貌整修,复原当时铁路站长及员工宿舍生活场景,体验日式生活美学;同时也将机厂遗址保留下来,让游客得以感受当年的情景。旧车厢介绍1.美国GM-EMD-S300型调车用柴电机车台铁於民国55年(1966)增购,是台铁一型轻量化调度用的机车头,也是数量最多的一款调车用柴电机车,最高时速70km/hr,有950HP之马力,机车总重54吨,车号S301~321,原有数量21辆,但因引擎较小在马力与速度上也比不上,性能也比S200型差,所以在S300型使用年限已届情况下,台铁陆续淘汰此型机车头,现在大多以报废解体除籍,以新型DHL100型柴液机车取代,仅存S316於此及S318於彰化机务段两部。2.车籍10R104冷藏车1928年由日本制造,日据时代载运需要冷冻保鲜肉品、鲜鱼及水产食品,而特别制造的货车。其特色为车上有「+」标记,表示无气轫装置,只有气轫管连接前後车辆,有踏轫机构在停留时可防止溜动,以及溜放时作为煞车用。另一特色为全白的车身,钢制的车体,在众多黑色货车族群中十分醒目,於1984年6月30日功成身退。由於其造型具特色,甚具有保存价值,经指定为铁路文物车,由本局机务处高雄机厂整修,以作为永久之保存。3.车籍10C1216篷车1920年由日本制造,日据时代载运货物10吨之木造篷车。其各色为车身上有「+」标记,表示无气轫装置,只有气轫管连接前後车辆,有踏轫机构在停留时可防止溜动,以及溜放时作为煞车用,於1992年8月26日功成身退。由於其造型具特色,甚具有保存价值,经指定为铁路文物车,由本局机务处高雄机厂整修,以作为永久之保存。4.车籍10EW11水柜车1931年由日本制造,由以前蒸汽火车後面的煤水车改造而成。其特色为车身最短,尺寸规格6,286mmX2,100mmX2,863mm,作为蒸气火车蒸汽动力来源供应之设备用车,於1995年11月7日功成身退。由於其造型具特色,甚具有保存价值,经指定为铁路文物车,由本局机务处高雄机厂整修,以作为永久之保存。5.车籍10K524家畜车1967年由日本制造,在旧时农业社会时代,铁路运输是长程旅途唯一的选择,人要搭车动物也不例外。唯一的差别在於大部分的牲口是坐家畜车运往都市後送往「屠宰场」。其特色为车体周围以横向的栏杆包围,可以让动物关在里面又通风,於2005年8月25日功成身退。由於其造型具特色,甚具有保存价值,经指定为铁路文物车,由台铁局机务处高雄机厂整修,以作为永久之保存。6.车籍15V2016通风车1970年由日本制造,在以前没有高速公路的时代,乡下的新鲜蔬果想迅速运送至城市市场贩卖就得靠通风车运送。其特色为外观与篷车十分相似,差别在於车上有16个通风孔,以便於装载新鲜蔬果。1972年台湾香蕉外销日本时,此车型还曾风光一时,於2005年6月16日功成身退。由於其造型具特色,甚具有保存价值,经指定为铁路文物车,由台铁局机务处高雄机厂整修,以作为永久之保存。7.车籍25C10056篷车1940年日本制造。日据时代为使军队快速运送自日本引进。其特色为开窗型货车,内部装有马环带座,作为运送军队马匹之用途。光复初期曾作为代用普通客车行驶,1980年代充作代用行李车,於1997年功成身退。由於其造型具特色,甚具有保存价值,经指定为铁路文物车,由台铁局机务处高雄机厂整修,以作为永久之保存。8.车籍35GF6061代用平车1958年由日本制造,1970年代以敞车改造成平车代用。其特色为车架侧梁两侧装设有侧柱孔脱,作为运送原木及长形物料之用,於2008年7月8日功成身退。由於其造型具特色,甚具有保存价值,经指定为铁路文物车,由台铁局机务处高雄机厂整修,以作为永久之保存。9.车籍35F20133平车1975年由唐荣台北机械厂制造,在货车上只有一个平台可以装载各型长形物、货柜及军事车辆等。其特色为它和敞车都属於无盖货车,但却没有侧板围护,对於一般大型货物皆可装载。在1980年代货柜载运量达到高峰期,於2008年9月10日功成身退。由於其造型具特色,甚具有保存价值,经指定为铁路文物车,由台铁局机务处高雄机厂整修,以作为永久之保存。10.车籍3CK1573篷守车1967年由日本制造,挂於货物列车的头尾,搭载车长和随车人员的货车。其特色为车厢设有车长室与手轫机,在紧急状况时车长可由此控制整部列车停驶,以维护行车安全,於2009年3月3日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