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選單按鈕

最新動態

i僑卡特約醫療機構聯合記者會 僑委會關心僑胞健康、協助行銷臺灣國際醫療

2023-11-21

2023-11-21 僑務電子報 僑務委員會關心海外僑胞的健康,並協助行銷臺灣國際醫療,於11月21日舉辦「i僑卡特約醫療機構聯合記者會」,邀請財團法人臺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及臺灣北、中、南、東等特約醫療機構出席。記者會由委員長徐佳青主持,會中也安排僑胞代表分享使用i僑卡健檢專案的心得,鼓勵海外僑胞多加運用。 徐佳青表示,臺灣醫療環境與健保制度舉世稱羨,根據今年7月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發布的「2023年全球醫療照護指數」,臺灣以85.9分連續5年蟬聯世界第一;另外,國際知名統計網站「RankingRoyals」於今年3月發布「最佳醫療照護城市」排行榜中,臺北市與高雄市同時以86.4分並列全球冠軍,顯現臺灣醫療體系與服務,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肯定。 徐佳青提到,僑委會為精準服務全球僑胞,2022年9月發行全新虛擬的「i僑卡」,結合「優惠」、「活動報名」、「資訊分享與聯繫」等多種功能,目前海內外特約商店已有近4,000家。「不論走到哪裡,只要手機在手,即可隨享優惠及服務」,歡迎僑胞多多申請i僑卡。為推廣臺灣醫療量能,僑委會亦已邀請國內97家特約醫療機構加入i僑卡特約商店,提供契合僑胞需求的健檢專案服務,全方位照顧僑胞的健康。明年1月13日即將舉行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投票,屆時許多僑胞返國參與投票,並與家人團聚過春節,徐佳青也鼓勵僑胞提早預約i僑卡特約醫療機構健檢服務,善用臺灣優質醫療資源,讓自己在海外打拼更如虎添翼。 MET基金會執行長吳明彥、臺北榮民總醫院、亞東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奇美醫院、花蓮慈濟醫院等特約醫療機構代表,現場分別說明其提供的健檢專案服務,並歡迎僑胞手持i僑卡來預約自費健檢,或客製化醫療服務。 世總輔導總會長黃行德表示,僑委會i僑卡除享有各種消費優惠外,也提供健檢專案,他代表世總肯定及感謝僑委會的用心服務。臺灣具備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相較於國外,更有方便迅速、價格合理等優勢,鼓勵海內外國人與僑胞多運用,照顧自己的健康。世總秘書長謝明輝也表示將把最新的資訊帶回越南分享,並希望能拓展更多國際醫療服務,遠距照顧僑胞健康。世華南加州分會會長游蕙綾及2020年第8屆華冠獎得主俞寧寧分享自身使用i僑卡預約健檢服務的經驗,均表示過程中感受到醫療人員細心及效率,節省許多時間,讓健檢變得方便及迅速,鼓勵僑胞申請i僑卡並善用健檢服務。

i僑卡特約醫療機構聯合記者會 僑委會關心僑胞健康、協助行銷臺...

僑委會i僑卡「健檢專案服務」臺灣醫療量能擴展全球

2023-11-21

僑委會扮演槓桿支點,為僑胞搭建國際醫療整合服務平臺,同時行銷臺灣。(記者林紫馨/攝影) 【大紀元2023年11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紫馨臺灣臺北報導) 為照顧海外僑民的健康需求,並行銷臺灣國際醫療,僑務委員會21日舉行「i僑卡特約醫療機構聯合」記者會,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表示,臺灣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醫療照護,過年及總統大選將至,屆時會有非常多僑胞返國,除了與家人團聚之外,也要照顧身體健康,盼僑胞能善用臺灣醫療照護資源。 徐佳青指出,臺灣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醫療照顧,在今年7月所公布的全球醫療照護指數中,臺灣以85.9分拿下世界第一,無獨有偶,北高兩市也分別得到全球最佳的醫療照護排行榜第一名,住在臺灣的民眾非常幸福,僑委會照顧僑胞也要不遺餘力、讓臺灣的醫療量能擴及到全球,讓僑胞都得到相同的照顧。 i僑卡特約商店已近4千家,除了一般商店提供消費優惠外,也結合觀光醫療,提供健檢專案服務,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北、中、南、東部,已有97家特約醫療機構經由衛福部及財團法人臺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的推薦加入,現場邀請臺北榮民總醫院、亞東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奇美醫院、花蓮慈濟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說明健檢優惠專案的服務內容。 熊青的服務 盡在i僑卡 徐佳青說明,i僑卡提供三大類型服務,第一是提供近4千家特約商店的優惠服務,其中就包括了醫療院所,第二是提供資訊的服務功能,第三是提供線上或實體活動的報名功能,迄今已發出超過5萬張。徐佳青提醒,第一代的僑胞卡已失效,可以改辦第二代的i僑卡,以數位、線上的方式放在手機中使用,歡迎僑胞踴躍線上申請。 過年及2024總統大選將至,徐佳青表示,屆時會有非常多僑胞返國,一趟返國的路要花非常多時間及經費,為提高經濟效益,僑胞回家除了跟家人團聚之外,也要把自己的健康照顧好,繼續為臺灣在海外打拼。 持i僑卡預約 享受高品質的健檢觀光之旅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董事陳柏同指出,臺灣的優勢在於醫療有很高的水準,且價格合理,這個服務的確可以讓僑胞受惠。僑務是外交延伸的一部分,應該把臺灣優良的醫療介紹出去,讓臺灣的醫療幫忙做外交,同時服務別人也交到了朋友,也幫臺灣做到外交,是三贏。 與會的僑胞代表,都盛讚健檢專案服務,不僅速度快,且醫療機構都能提供很多好的健康建議,世華代表南加州分會游蕙綾會長也希望未來能將醫美也納入專案的項目。徐佳青委員長特別說明,只要上僑委會網站,就能獲得醫療機構的相關資訊。

僑委會i僑卡「健檢專案服務」臺灣醫療量能擴展全球

緬甸「龜背少年」來台求醫 矯正脊椎側彎長高12公分

2023-10-16

TVBS新聞網 記者吳淑萍洪彩綸陳奇君報導 緬甸「龜背少年」番玉磊手術前後側面照,駝背明顯改善,脊椎拉直長高12公分。(照片中醫大附醫提供) 緬甸一名「龜背少年」脊椎嚴重側彎,外型駝背有如揹著龜殼,而且已經壓迫到心肺,危及性命,台灣醫療團隊協助下成功矯正,因為能抬頭挺胸,身高養高了12公分。困難的治療過程,除了醫療技術還有熱心企業贊助,讓跨國送暖成為「玉山論壇」佳話。 「龜背少年」番玉磊成功手術後每年定期追蹤,均維持良好狀態。(照片中醫大附醫提供) 「龜背少年」番玉磊天生級追側彎,已經從少年變青年,他今年27歲,他先天駝背且脊椎嚴重側彎,從正面X光圖,可以看到脊椎嚴重歪斜,從側面看明顯彎曲。 「龜背少年」番玉磊成功手術後每年定期追蹤,均維持良好狀態。(照片中醫大附醫提供) 中醫大附醫脊椎中心主任陳賢德表示「卸下龜背」的手術極為困難複雜,且欠缺足夠醫療費用,院方國際醫療中心尋找到常裕富士機工公司願意贊助350萬元醫療與生活費用,組成多專科團隊,終於2019年底啟動此專案治療。 o:p>/o:p> 緬甸「龜背少年」番玉磊手術前後照片,駝背明顯改善,脊椎拉直長高12公分。(照片中醫大附醫提供) 中醫大附醫脊椎中心陳賢德主任採用「3D導航輔助脊椎畸形截骨矯正手術」,治療駝背且嚴重脊椎側彎的緬甸「龜背少年」番玉磊。(照片中醫大附醫提供) 醫療團隊手術採用「3D導航輔助脊椎畸形截骨矯正手術」,必須分次矯正脊椎彎曲,光是第一次的手術就從早上7點到隔日凌晨3點,馬拉松式過程,終在團隊合作下順利完成手術。手術得分段進行「截骨矯正」,一段一段把彎曲的脊椎拉直,目前已經矯正到,患者的頭部能直立於脊椎正上方,他也因此可以「抬頭挺胸」。 番玉磊(中)2019年首次來台治療,中醫大附醫脊椎中心、國際醫療中心與贊助企業常裕富士機工公司一同為玉磊加油打氣。(照片中醫大附醫提供) 近年政府力推醫衛新南向計畫,國際慈善醫療與新南向國家之間良善互助,實踐「用醫療和全世界交朋友」的信念,也因為醫療的跨國送暖,緬甸男申請來台就學,見證「Taiwan is Helping」。 緬甸「龜背少年」番玉磊(右)術後恢復健康並赴台就學,中醫大附醫國際醫療中心周艾齊執行長(左)陪他一起到贊助企業常裕富士機工公司向陳慧真總經理致謝,感謝企業愛心捐助幫助玉磊蛻變重生。(照片中醫大附醫提供) 新聞來源:news.tvbs.com.tw/life/2271162 o:p>/o:p>

緬甸「龜背少年」來台求醫 矯正脊椎側彎長高12公分

衛福部長薛瑞元 談台灣健保經驗

2023-09-24

紐約訊 2023-09-24 02:23 ET 衛福部長薛瑞元(右四)、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光章(右三)、與代表團成員在Concordia年度峰會場邊合影。(經文處提供) 配合聯合國第78屆大會召開「全民健康覆蓋」高階會議,台灣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應邀出席紐約非營利組織Concordia於日前舉辦的「全民健康覆蓋」圓桌會議,向與會各國介紹台灣全民健保的特點及面臨的挑戰,展現台灣可為「健康及福祉」的永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實現「全民均健」的願景。 薛瑞元說明,台灣全民健保是「單一保險人制度」,民眾納保率已達100%,且醫療服務並非單一由政府提供,因此,民眾可以自由就醫不受限制。另在社會安全的精神下,即便積欠保費,也不會失去就醫的權益。此外,全國醫療院所多為健保特約,提供民眾所需的門診、住院、急診及藥品等服務,政府對藥價有議價能力。 薛瑞元指出,台灣目前最大的挑戰是人口老化與新藥、新科技的運用。預估台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衍生慢性病、退化性疾病、癌症及長期照護等問題,醫療需求與支出將持續上升。 此外,隨著新醫療科技持續發展,許多新藥、新醫材及新診療項目推陳出新,民眾對於這些技術納入健保給付的期待日增,如何在現有醫療服務支付體制下,讓更多的新藥、新醫材、新療法納入健保給付,嘉惠有需要的民眾,同時不排擠其他醫療服務,亦是現階段的一大挑戰。 根據2023年全球醫療照護指數(Health Care Index)排名,台灣連續第八年蟬聯世界第一,與會者皆肯定台灣之健保良例值得各國參考借鏡。 資料來源: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90/7461410

衛福部長薛瑞元 談台灣健保經驗

從病人變僑生 台灣國際醫療助緬甸青年擺脫龜殼人生

2023-08-23

12:21 2023/08/22 中時 馮惠宜 緬甸華僑玉磊曾因嚴重脊椎側彎,背部畸型如龜殼,來台治療前脊椎側彎超過100度(右),經過2次主要手術明顯改善。(中國附醫提供/馮惠宜台中傳真) 現年26歲的緬甸華僑玉磊曾因嚴重脊椎側彎,背部畸型如龜殼,不但飽受霸凌,生命也遭受威脅,2019年11月他在中國醫藥大學國際醫療中心協助下來台展開治療、3年間9次手術,讓他脫胎換骨、挺胸做人,今年8月他更從病人變成僑委會產學合作僑生,他也說:來台求學與工作是他報答台灣社會最好的方式。 玉磊因先天性脊椎異常,隨著年齡增長,脊椎側彎越來越嚴重,甚至超過100度,來台就醫前他像是背了一個重重的龜殼在身上,而因胸椎側彎壓迫心肺,呼吸也愈來愈困難;玉磊回憶如龜殼外型讓他飽受霸凌,從沒想過,可以和台灣人相遇,獲得幫助、改變人生。 2019年11月玉磊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常裕富士機工公司協助下來台展開漫長的治療,3年歷經9次手術,一步一步把曲折變形的脊椎重塑;協助玉磊重生的貴人是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執行長周艾齊,她坦言,這是極困難的病例,一方面要找愛心企業援助來台就醫的費用,還要有醫師願意挑戰如此複雜嚴重的脊椎側彎矯正手術。 中國附醫脊椎中心主任陳賢德形容玉磊的矯正治療是將一節節脊椎「打掉重練」的挑戰,醫療團隊利用0-ARM 3D電腦導航精準定位,在未傷及任何神經完成手術。 玉磊在今年4月完成治療後返回緬甸,很幸運的又在基督教友協助下參加僑委會「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8月初以僑生的身份再次地回到台灣就學,日前周艾齊也利用機會帶著玉磊到桃園平鎮的常裕富士公司當面向慨捐350萬元的總經理陳慧真致謝,陳慧真更鼓勵他學成後成為公司一員;玉磊從國際病人變台灣僑生的故事更獲得衛福部青睞,即將拍成影片在國際社會傳揚。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822002223-260405?chdtv

從病人變僑生 台灣國際醫療助緬甸青年擺脫龜殼人生

TVGH inks BioNTech MOU to cooperate in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3-08-19

發佈日期:2023年8月17日 臺北榮總與德國BioNTech生技公司攜手合作新藥研發,今(17)日上午由陳威明院長及Mr.Sean Marettia總營運長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我國癌症精準醫療注入一股嶄新的力量,北榮將引進創新的治療方式,讓臺灣民眾共同參與具開創性及治療潛力的國際臨床試驗。 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表示,本次合作BioNTech將在臺灣設立臨床試驗據點,進行新藥及生物醫學科技的研發,讓臺灣的民眾了解最先進世界級的醫療技術,並提供更多晚期及頑固性癌症病人參與免費開發中藥物的臨床試驗的機會,帶來新的治療曙光,期許雙方共同合作發揮影響力來征服癌症。臺北榮總將持續與國際接軌,探索最先進的醫療科技,為臺灣的醫療帶來更多的創新,也為國人的健康持續不懈地的努力奮鬥。征服癌症共同合作發揮影響力。 Mr.Sean Marettia總營運長很高興有機會能與臺灣頂尖的醫學中心合作,對於臺北榮總門診化療、中西整合治療及世界最先進的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十分驚艷,留下深刻的印象。BioNTech作為全球生物醫藥的領航者,多年來致力於癌症和傳染病疫苗的研發。BioNTech的創始人之一圖雷奇博士(Dr. Ozlem Tureci)接受BBC採訪時曾指出,BioNTech公司所研發的新冠疫苗,透過核心的mRNA技術,將無害的病毒棘蛋白輸入人體,啟動人體免疫系統做出反應,對抗新冠病毒,類似的方法可用於癌症治療。實際上,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BioNTech就一直在研究mRNA癌症疫苗。BioNTech公司將重新運用此一技術,將病毒棘蛋白改為針對癌症抗原的遺傳指令,引導免疫系統啟動,進一步精準尋找並摧毀癌細胞,為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的進展。 臺北榮總在癌症治療領域,無論是醫療技術及治療成效皆達世界一流水準,全院有高達三分之一的住院病人是癌症病人,包括愈來愈多專程來台治療的國際病人,除了先進的外科手術與內科治療外,今(112)年五月更啟用世界最先進的重粒子癌症放射治療中心,充分發揮跨專科團隊治療的力量,成效令人振奮。精準化與個人化為癌症治療的國際趨勢,臺北榮總本於追求卓越的精神,很榮幸能與德國BioNTech合作,為國人爭取更多治療新選擇。 source:https://www.vghtpe.gov.tw/News!one.action?nid=12496 Last Modified:2023/08/18 09:25:07

TVGH inks BioNTech MOU to coop...

2023全球醫療保健指數評比出爐,台灣連續8年居冠!受疫情衝擊仍超車日韓,中國僅排39名

2023-07-10

今周刊 數位內容部 2023年7月10日 台灣醫療環境舉世稱羨,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近日發布2023年全球醫療照護指數(Health Care Index)年中排名,台灣以85.9分連續第8年蟬聯世界第1。 NUMBEO自2012年起每半年發布全球醫療照護指數,根據使用者調查滿意程度,並依據過去3年資料對世界各國的醫療做排名,雖是非學術性的參考,卻是一般民眾旅遊、外派、移民、評估一個國家是否宜居的可靠依據。 台灣從2018年中開始超車韓國,躍居全球醫療照護指數排行榜第1,儘管中間歷經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始終穩居首位。今年全球醫療照護指數榜前20名有14個是歐洲國家,台灣以85.9分連續第8年居首,第2名韓國、第3名日本;另外在醫療支出指數方面,台灣也以157.8分遙遙領先。 NUMBEO此次評比,是以「醫療人員的技術與能力」、「完成檢查與報告的速度」、「醫療設備軟硬體的優劣」、「報告的準確性與完整度」、「工作人員友善禮貌的程度」、「排隊與等待的時間」、「醫療所在地點的易達程度」等7項指標,對全球共4119個城市進行評比,參與調查人數達43689人。 除台灣、韓國、日本分居前3位,排入前20名的多為歐洲國家,亞洲鄰近國家如新加坡為27名(70.9)、中國39名(67.6)、菲律賓40名(67.4)、香港44名(65.6)。 台灣醫療服務與健保制度完善有目共睹,不只全球醫療照護指數盤據榜首多年,國際知名統計網站「RankingRoyals」3月發布「最佳醫療照護城市」排行榜(Cities With The Best Health Care),台北市與高雄市同時以86.4分並列全球冠軍,顯見台灣的醫療體系備受肯定。 資料來源:tw.stock.yahoo.com/news/2023%E5%85%A8%E7%90%83%E9%86%AB%E7%99%82%E4%BF%9D%E5%81%A5%E6%8C%87%E6%95%B8%E8%A9%95%E6%AF%94%E5%87%BA%E7%88%90-%E5%8F%B0%E7%81%A3%E9%80%A3%E7%BA%8C8%E5%B9%B4%E5%B1%85%E5%86%A0-%E5%8F%97%E7%96%AB%E6%83%85%E8%A1%9D%E6%93%8A%E4%BB%8D%E8%B6%85%E8%BB%8A%E6%97%A5%E9%9F%93-%E4%B8%AD%E5%9C%8B%E5%83%85%E6%8E%9239%E5%90%8D-035316370.html

2023全球醫療保健指數評比出爐,台灣連續8年居冠!受疫情衝...

「世界最佳醫院」台灣35家上榜!這家擠進全球前250名

2023-03-08

22:46 2023/03/04 中時新聞網 栗筱雯 美國《新聞周刊》今年第五度與全球市場資料研究機構Statista合作發布世界最佳醫院排行榜,美國明尼蘇達州梅約診所在28國2300多家醫院蟬連榜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等亞太7國首度上榜,台大醫院名列第249;台灣共35家醫院入榜。 《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過去3年多以來,全球各地醫療院所均因COVID-19疫情處於高壓狀態,維持穩定與先進品質的同時必須不斷追求創新,實屬不易。「2023世界最佳醫院」(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3)調查,首度把亞太地區納入評比,台灣、日本、南韓、澳洲、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共9國,其中台灣、日本、南韓、澳洲、印度、泰國、新加坡7國醫院上榜,並且在心臟病、內分泌、神經醫學、腫瘤醫學、整形外科、兒科醫學等6大領域表現出眾。 2023年的排行榜首度列出28國逾2800家醫院之中成績最好的250家。榜首是美國明尼蘇達州梅約診所(Mayo Clinic - Rochester),得分為97.50。新加坡中央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以92.77分名列第9,是前十名唯一的亞洲醫院。位於台北市的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以97.20分站上第249名,也是台灣上榜醫院名次最好的一家。 這項調查今年更分別開立28國榜單,除了前述亞太6國登榜,還包括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西班牙、巴西、加拿大、墨西哥、荷蘭、奧地利、瑞士、瑞典、比利時、芬蘭、挪威、丹麥、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哥倫比亞等國醫院入列。 台灣總共有35家醫院上榜,除了台大醫院,依排名分別是台北榮總、高雄長庚、成功大學附醫、中國醫藥大學附醫、林口長庚、台北長庚、台中榮總、國泰醫院、高雄榮總、馬偕醫院、三總松山分院、桃園長庚、台北慈濟、奇美醫院、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山醫大附醫、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花蓮慈濟、嘉義長庚、新竹國泰、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醫、柳營奇美醫院、雙和醫院、大林慈濟、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汐止國泰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北醫大附醫、亞東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義大醫院、新竹馬偕、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秀傳醫院。

「世界最佳醫院」台灣35家上榜!這家擠進全球前250名

帛琉女罹腸癌跨海來台求醫!驚見已轉移卵巢、腹膜 馬偕團隊助新生

2023-02-21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來自友邦帛琉的65歲女性Faith Harumi(斐露米)因腹痛在當地被診斷結腸癌,於2022年4月經馬偕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安排轉診,經詳細診察發現她其實是大腸直腸癌合併卵巢與腹膜轉移,後續在台接受跨多科團隊合作治療,還曾一度因為感染新冠化療中斷,所幸經過10個月治療,她終於順利於今年1月底返國,往後可在該國回診並透過馬偕追蹤關懷機制與國際醫療中心保持互動。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與腹膜癌治療團隊資深主治醫師陳建勳表示,大腸直腸癌合併腹膜轉移發生比例雖然不高,但在治療上卻是較為複雜,除了本國病人之外,露米是第一個國際醫療轉診個案,事前準備的工作更為繁瑣,為露米安排的「腹腔腫瘤減積配合溫熱化學治療」計畫中,團隊成員還包括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陳禎瑞與一般外科資深主治醫師何恭誠等人。 醫療團隊為露米同時進行次全大腸切除、子宮與卵巢切除、腹膜切除、大網膜切除手術等,在腹腔內手術完成後,緊接著執行90分鐘的腹腔內高溫治療(腹腔溫熱灌注化療,HIPEC),總計手術時間長達10小時。術後露米於加護病房觀察2天後轉至一般病房,兩週後順利出院,後續安排每兩週進行化學治療,術後兩次電腦斷層結果與各項檢查數值均正常,復原情況良好並已恢復正常生活。 陳建勳表示,術前的治療計畫嚴謹完備,有助於國際醫療轉診病人的治療過程更為順利,但除了醫療之外,病人長時間在異鄉的飲食與心理調適也是團隊重視的一環。由於病人不習慣臺灣的飲食口味,特別是早餐的清粥小菜更是無法接受,所幸醫院周邊美食眾多,病房護理師也貼心體恤病人,上班前還會特別幫露米與陪同來臺的妹妹準備西式早餐,讓露米備感溫暖。 當時還因為新冠疫情,露米於7月確診,雖然症狀輕微但化學治療被迫中斷,所幸一切安然度過,於1月中旬進行最後一次化學治療後,在農曆年節假期期間返國,結束來台10個月的治療。 馬偕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蔡維德表示,自2009年起馬偕即投入國際醫療轉診工作,除了照顧這群長期離家治療的病人醫療需要外,更關顧到病人與陪伴者的心理與生活適應,許多病人在年節的祝福與問候讓團隊受到莫大鼓舞,露米離開臺灣之後,國際醫療中心亦秉持定期聯繫返國病人狀況的初衷,接續提供完整的醫療援助與後續追蹤服務。 原文網址: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442694#ixzz8Cbtqjqfn

帛琉女罹腸癌跨海來台求醫!驚見已轉移卵巢、腹膜 馬偕團隊助新...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帶隊12家醫衛產業前進馬來西亞 發表細胞治療暨智慧醫院 兩大尖端醫療主題 馬國重視尖端醫療 政要與會熱烈迴響

2023-01-06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年甫成為衛生福利部新南向「國際醫療國家隊」,大力推動台灣、馬來西亞的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成果斐然。繼今年7月在台灣成功舉辦產業座談會之後,中國附醫張坤正副院長率團前往吉隆坡,於7日盛大舉辦「2022台馬細胞治療高峰會」、「2022台馬智慧醫院研討會」,為首次在馬國舉辦的細胞治療與智慧醫院專業主題之大型活動,並進一步建立產業搭橋機制,帶領台灣12家優異醫衛廠商參與研討會並設置展覽專區,吸引馬國產官學研醫領域專業人士熱烈參與。 中國附醫與馬國細胞治療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廣尖端醫療介接產業發展 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洪慧珠大使、馬國政要相關人士、金石控股集團拿督陳榮洲局紳等貴賓共襄盛舉,為活動總開幕式站台,並於台馬細胞治療高峰會中,見證中國附醫與馬來西亞細胞治療協會MACT簽署合作備忘錄。 張坤正副院長表示,與MACT簽署合作備忘錄是推動台灣細胞治療國際接軌指標意義的新里程,未來和馬國在地的交流合作將更為廣泛與深化。中國附醫近年積極發展包含幹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尖端醫療的成果卓越,今日兩場活動將分享我們在細胞治療、輔助診斷急性心肌梗塞系統)許多臨床經驗,並邀請多位馬國專家分享細胞治療、智慧醫院的創新技術與應用;此外,我們也將台灣優秀的醫衛廠商介接至馬國,透過面對面的互動討論,深化醫療與產業的落地發展。 馬來西亞細胞治療協會林德恩理事長表示,馬國的國際醫療蓬勃發展,細胞治療是重點發展和趨勢,中國附醫有很好的研究成果與臨床經驗,甚至是產業面的鏈結,透過合作備忘錄的基礎,相信將會碰撞出更多火花,創造更多合作機會與發展效益。 根據全球財經媒體「數位日報」報導,年儘管歷經疫情衝擊,全球幹細胞治療市場產值亦有119.1億美元,「全球幹細胞治療市場研究(Global Stem Cell Therapy Market(2022-2027)預估,2027年全球幹細胞治療市場將達90.9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為,在東南亞國家亦呈現強勢成長。 衛生福利部新南向「國際醫療國家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政府支持下大力推動台灣、馬來西亞的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成果斐然。繼今年7月在台灣成功舉辦產業座談會之後,中國附醫張坤正副院長率團前往吉隆坡,於7日盛大舉辦「2022台馬細胞治療高峰會」、「2022台馬智慧醫院研討會」,為首次在馬國舉辦的細胞治療與智慧醫院專業主題的大型活動。會中,張坤正副院長(右)與馬來西亞細胞治療協會林德恩理事長(左)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台、馬細胞治療與醫衛產業合作與交流。 衛生福利部新南向「國際醫療國家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政府支持下大力推動台灣、馬來西亞的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成果斐然。繼今年7月在台灣成功舉辦產業座談會之後,中國附醫張坤正副院長率團前往吉隆坡,於7日盛大舉辦「2022台馬細胞治療高峰會」、「2022台馬智慧醫院研討會」,為首次在馬國舉辦的細胞治療與智慧醫院專業主題的大型活動。並進一步建立產業搭橋機制,帶領台灣12家優異醫衛廠商參與研討會、設攤展覽,吸引馬國產官學研醫政領域人士熱烈參與。(圖左至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周艾齊執行長、馬來西亞金石控股集團拿督陳榮洲局紳、馬來西亞細胞治療協會林德恩理事長、馬國政要、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洪慧珠大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張坤正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許凱程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黃軒副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馬來西亞地區招生顧問張文開博士。 產官學研醫齊聚一堂 中國附醫建立產業搭橋機制 推動智慧醫療落地馬國 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洪慧珠大使表示,台馬在經濟、教育、文化各方面有很長遠的發展基礎,馬籍留台學生非常多,醫學領域也為數不少,是推動台馬醫衛合作的重要力量,希望在整合雙邊資源下,在醫療與產業上能有更頻繁且具深度的交流與合作。 金石控股集團拿督陳榮洲局紳表示,台灣有很棒的醫療技術與醫衛產業,現今在配合馬國政府大力推動智慧醫療產業政策下,是很好的發展時機,未來有很大的合作與發展潛力;尤其,馬國留台同學會成員都有傑出成就,對台灣更有深厚情感,我們都很樂意出更多力共同推動台馬雙方更緊密的合作。 本次隨團前往馬國產業拓銷的台灣廠商,陣容實力堅強,除本院以外包含健康益友公司、博鈞科技、環球睿視、雲想科技、長陽生醫、金萬林企業、中華電信、承大科技、上銀科技、長聖生技、長佳智能,涵蓋了遠距醫療、智慧醫療、基因精準檢測、AI大數據、復健機器人等醫衛產業。展覽媒合會場上,吸引眾多馬國醫師、醫療診所機構、醫衛產業代理經銷業者熱烈參與,並洽談進一步在馬國的落地介接。隨團廠商表示,肯定政府政策帶動醫療產業國際化、新南向的效應。此次展覽現場互動氣氛相當熱絡,透過座談也更加了解在地市場脈動,更接地氣,相當滿意初步拓銷洽談結果,明年還要再參與拓銷團,以精準掌握前進馬國醫衛市場的拓展利基。 衛生福利部新南向「國際醫療國家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政府支持下大力推動台灣、馬來西亞的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成果斐然。繼今年7月在台灣成功舉辦產業座談會之後,中國附醫張坤正副院長率團前往吉隆坡,於7日盛大舉辦「2022台馬細胞治療高峰會」、「2022台馬智慧醫院研討會」,為首次在馬國舉辦的細胞治療與智慧醫院專業主題的大型活動。並進一步建立產業搭橋機制,帶領台灣12家優異醫衛廠商參與研討會、設攤展覽,吸引馬國產官學研醫政領域人士熱烈參與。(圖第一排左至右)馬來西亞細胞治療協會林德恩理事長、馬國政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張坤正副院長、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洪慧珠大使、馬來西亞金石控股集團拿督陳榮洲局紳。 資料來源: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帶隊12家醫衛產業前進馬來西亞 發表細胞...
這個資訊是否對你有幫助?
網站導覽
展開選單
關閉選單
回上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