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克到10萬克:從保溫箱早產兒到100公斤新郎官 31年前,「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醫師幫助一對夫妻迎來了夢寐以求的寶寶。當時的媽媽——「鍾姐」,35歲、結婚11年,雖然全力拚事業,但內心始終渴望成為母親。o:p>/o:p> 在試管嬰兒剛進台灣時,她就鼓起勇氣接受療程。第一次植入失敗後,她和丈夫說好:「試四次沒成功,我們就去環遊世界。」第二次嘗試就幸運懷孕,著床成功後,她以為一切已步入正軌,卻沒想到挑戰才正要開始。o:p>/o:p> 👶27週早產,1100克的奇蹟o:p>/o:p> 懷孕24週那天,鍾姐突然出現劇烈宮縮,送醫時胎兒已從子宮頸滑出6公分。醫療團隊小心地將胎兒推回縫合,鍾姐只能臥床保胎。儘管如此,子宮仍持續出血,最終在第27週不得不剖腹產下這名僅1100克的早產兒。o:p>/o:p> 孩子出生時全身插滿管線,無法進食,醫師坦言存活機率不高。但18天後,醫療團隊嘗試餵1cc牛奶,雖一開始無法吸收,但經過93天的奮戰,他終於出院。 💡放手,才是最深的愛o:p>/o:p> 「那93天,我學會了什麼是『放手』。」o:p>/o:p> 鍾姐回憶,那段日子她什麼都做不了,能做的只有相信與陪伴。她明白,孩子的生命屬於他自己,父母無法控制一切。o:p>/o:p> 這份領悟延續到教養方式上,她選擇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予自由與信任。兒子從小活潑吵鬧,甚至被才藝班退學,但在國外求學卻展現優秀的領導力與適應力,如今更已成為成熟穩重的新郎官。o:p>/o:p> 👨⚕️當年的早產兒,如今已超過100公斤o:p>/o:p> 2024年,鍾姐的兒子迎來人生新篇章——結婚了。那位當年僅1100克、住了93天保溫箱的嬰兒,如今已成為挺拔健康的壯碩男子。o:p>/o:p> 婚禮上,鍾姐的丈夫開玩笑說:「這是一段從1000克到10萬克的故事。」曾啟瑞醫師也親自到場,見證了自己31年前親手接生的孩子,如今成為一名丈夫,一段生命的奇蹟圓滿收束。 🌱給每一位在求子路上的你o:p>/o:p> 「不是所有努力都會有結果,但若無法改變結果,就請學會放手,饒過自己,也饒過那些愛你的人。」o:p>/o:p> 鍾姐感性地說:「人生從來就不是只有一種答案,生不出孩子,不代表你的人生失敗了。」 📍諮詢電話:+886-2-2725-2333 📍微信:tfc_ivfo:p>/o:p> 📍WhatsApp:https://wa.me/886928651058 o:p>/o:p> 📍E-mail:admservice@tfcivf.como:p>/o:p> 「TFC小幫手」掛號Appo:p>/o:p> IOS下載(連結:https://pse.is/3pj328)o:p>/o:p> Android下載(連結:https://pse.is/3ppxzz#) o:p>/o:p>
#TFC好孕故事 #下一個成功就是妳 「求子路我們走了7年,經歷無數次的努力與自我調適,從一次次的失敗,到如今終於迎接我們的寶貝—詠星。」今年夏天,Lucy和老公抱著四個月大的詠星回到TFC探望王瑞生副院長,一家人眼神中滿溢著幸福。 #七年備孕路:從失敗到再出發 Lucy和先生結婚後便積極備孕,31歲時開始在外院進行試管療程。然而,接連的失敗卻讓他們走入備孕的低谷。「當時做了兩次試管療程都沒成功,心裡很難過,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無法當媽媽。」她表示,隨後又嘗試人工授精,但依然沒有好消息。 更糟糕的是,有一次在他院取卵時,因卵子未成熟導致整個療程失敗,那是她人生中最深刻的一次打擊。「醫生告訴我結果時,當下真是哭到無法自己。」 #中場休息:調養身心,尋找方向 經歷了幾次挫敗後,Lucy和先生選擇短暫停下腳步,專注於調養身體與穩定心情。「我去看了中醫、調養身體,也試過保健食品,甚至每天運動騎腳踏車,只希望能恢復一些元氣。」她透露,在這段期間,也開始進行自我探索與調適,「我開始學著跟自己的無力感共處,並透過接觸藝術、電影等美好的事物讓自己放鬆。」 在調養身心的同時,Lucy發現,先生的支持是她最大的力量。「每次面對失敗,我都會陷入自我否定,覺得自己對不起家人,但他總是鼓勵我、陪著我走過低谷。」 #再次啟程:與TFC的相遇 2022年底,Lucy從家人那裡得知TFC,由於公婆的朋友是TFC王瑞生副院長的成功案例,更是一對龍鳳胎,因此推薦Lucy認識TFC。剛好當時TFC在年底將舉辦試管說明會,因此立刻報名前往了解。 說明會上,Lucy第一次感受到TFC的專業與細心。「醫師們的細心解說,還有工作人員的體貼安排,讓我覺得備感溫暖。」並且在參觀實驗室時,看到胚胎師如何操作設備,對整個過程有了更多的信心,整場說明會所感受到的細節流暢和專業,「那一刻我就覺得,這裡會是我的希望。」 #與王瑞生醫師的緣分 進入療程後,Lucy選擇了王瑞生副院長作為她的主治醫師。「剛開始覺得王醫師很嚴肅,但在幾次療程後,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很溫厚的人,尤其是在療程中總是尊重我的意見。」 由於Lucy的卵巢功能已經不佳,每次取卵數量都很少。「我曾和王醫師討論過是否要養囊到D5,但因為只有3顆卵,我很擔心萬一全軍覆沒怎麼辦。」最後,王醫師和她達成共識,將胚胎培養到D3後凍存,確保最大的成功機會。 在TFC的療程中,Lucy僅取卵兩次,植入一次就成功懷孕。 今年,Lucy也終於迎來了她和先生的寶寶——#詠星。 Lucy透露,雖然先生在孕期比她還焦慮,但在寶寶出生後,兩人共同努力,建立起一個溫暖的家庭。「先生主要負責家務,我專心照顧寶寶,這種分工讓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平衡。」 Lucy也分享,在療程中覺得最重要就是「醫病共享決策」以及「醫生和患者的互相信任」,才能讓整個過程更順利。 最後也想鼓勵正在求子路上的爸爸媽媽們,「每位試管路上的媽媽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我們都曾經自我否定,但一定要記得,這條路雖然辛苦,但 #不要輕易放棄。」 Lucy也和我們分享了對這段求子路上的告白,也在這邊和所有朋友分享: 「你的一小步 我們走了2500天 60000個小時 才與你相見 人工生殖這條路是沒有回頭路的 Keep going 等待我們的 不一定是成功 寶貝你知道嗎 因為王瑞生醫師的存在 才能擁有你 重要的不是我們擊出多少擊 而是承受多少擊 📍諮詢電話:+886-2-2725-2333 📍微信:tfc_ivfo: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o:p> 📍WhatsApp:https://wa.me/886928651058 📍E-mail:admservice@tfcivf.como: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o:p> 「TFC小幫手」掛號Appo: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o:p> IOS下載(連結:https://pse.is/3pj328)o: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o:p> Android下載(連結:https://pse.is/3ppxzz#)
這組和樂融融的香港瑋家庭再度來台找W團隊,這回準備替滿4歲的瑋寶添個弟妹,「最近在家常說要個弟弟妹妹,我們就又飛來了!」瑋寶媽笑著跟我們分享,因朋友分享因緣際會動了來台做試管的念頭,與香港當地相比,台灣試管費用較便宜且較能兼顧個人需求,瑋寶媽2019年底開始往返港台兩地,僅經歷一次取卵一次植入,順利一圓生BB夢,瑋寶也於2020年正式來報到。 2020年適逢COVID疫情肆虐全球的緊張時刻,回想起那段時間,瑋寶媽仍然忐忑地表示幸好在疫情爆發前就已懷孕,不然碰上疫情嚴峻時刻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瑋寶出生後幾乎都在家中度過,「那段期間哪裡都去不了,在家一整天都在顧BB...」,回想起和寶寶朝夕相處的時光,有時面對新生命的到來仍會覺得不真實,很難想像夫妻倆真的做到了,只能說BB抱在手上才是真的。 疫情後迎來晴天,瑋寶寶也開始進入上幼兒園的階段,熱愛畫畫的他喜歡觀察路上的汽車,透過畫筆盡情揮灑創意,跟王醫師見面握手時調皮中又帶些靦腆害羞;面對老大想再多個弟妹的超萌請求,讓夫妻倆決定再度赴台,瑋寶媽目前仍有冷凍胚胎於實驗室凍存,預計今年再次植入拚二寶,也期待未來家中可以熱熱鬧鬧的,想像兩寶一同玩耍的模樣,也夫妻倆更有動力再度啟動療程!
澳門個案輸卵管阻塞,試管療程植入一次懷孕 有一位來自澳門的女孩,懷著成為母親的夢想,卻遇到了輸卵管阻塞這個難題。沒有放棄的她,勇敢地踏上了來台灣尋求桃園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幫助的旅程。 春節前,收到來自澳門的好消息 這位居住在澳門的個案,一年多前來桃園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就診,輸卵管攝影疑似輸卵管不通,經過腹腔鏡手術檢查仍然不通...於是開始進入試管嬰兒療程及PGS檢查,個案植入一顆胚胎順利懷孕,從禾馨宜蘊畢業了!個案懷孕期間我們仍保持聯繫,日前足月順利生產、母子均安恭喜! 歡迎備孕困難的夫妻找醫師聊聊 很高興收到個案的好消息?,與大家分享好孕氣。歡迎每位在備孕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夫妻來找我聊聊,我都會盡力協助您們,希望與大家一起迎接可愛的蛇寶寶? 作者資訊 ● 禾馨宜蘊生殖中心 擁有眾多不孕症權威及萬名試管嬰兒成功經驗醫師群,旗下共有五間診所,包含三間高規格試管嬰兒生殖中心、兩間中醫診所,及三間國際級胚胎實驗室,分別設立於臺北、桃園、臺中三地。 主要服務項目: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人工受孕、凍卵、借卵跟備孕調理。在2021年宜蘊醫療正式與禾馨醫療合作,從備孕、懷孕、生產到坐月子,一條龍式的整合服務,帶給來診者最大的便利。👉了解更多宜蘊醫療 使用 WhatsApp應用程式 加入好友
#TFC好孕故事 #下一個成功就是你 : 39歲的Vera,在2024年生下大寶,曾經是癌友的她,同時也是曾啟瑞醫師來自香港的成功案例。Vera分享「備孕11年,我曾在威爾斯醫院崩潰大哭,這10多年不知道為生育問題哭過多少次。」o:p>/o:p> o:p>/o:p> #年輕罹癌未保留生育力o:p>/o:p> Vera迎接大寶的過程十分曲折,起因是因為在19歲那年,Vera被診斷出「白血病晚期」,並且隨即接受化療。當年沒有醫療性凍卵、保留生育力的觀念,醫師為了對抗晚期癌,使用藥效強烈的藥物,戰勝了病魔,卻連帶使卵巢早衰。o:p>/o:p> 為了懷孕,Vera從2013年開始在香港的大醫院輪候「人工生殖」,進行過IUI(人工授精)療程,但都沒能順利懷孕。而丈夫又在2014年時檢出癌症,治療康復後,院方表示得等到康復5年、病情穩定後,才適合做人工生殖,但等到6年後回到醫院,得要重新輪候,一切的等待從頭來過。o:p>/o:p> Vera表示,在香港,人工生殖的醫療院所選擇並不多,不論公私立醫院,都需要排隊等候,費用每次動輒6-8萬港幣,且在她的療程當中,用藥相較保守,每次植入僅限1顆胚胎,成功率並不高。直到後來,在網路上看到TFC的資訊,看到曾啟瑞醫師在國際上的成就,就決定要前往台灣就醫。o:p>/o:p> o:p>/o:p> #來TFC才發現不孕症治療可以很溫暖o:p>/o:p> 「在香港不孕症治療環境『治病感』很重。」Vera和我們分享在香港做不孕症治療體驗與台灣大相逕庭。o:p>/o:p> Vera說,在來到台灣以前,其實相當緊張,尤其過往在香港醫院的經歷,就是一片白白的空間,充滿藥水味;但踏入TFC時看到是敞亮的環境,木質暖色調的裝潢,從沒想過會是醫療機構的樣子,醫師給人的形象一樣充滿專業感。o:p>/o:p> 「實際見到曾醫師時,他給我很不同的感受。」Vera表示,在香港就醫時,醫護人員甚至直接跟我說「你不可能有小朋友」,就給了我一些領養小孩的文件,要我放棄。但第一次來看曾醫師時,他劈頭就跟我說:「為甚麼不可以(有小朋友)!為甚麼不可以?」給了我十足的信心。o:p>/o:p> o:p>/o:p> #原來療程中自己不是一個人o:p>/o:p> 「手術房取完卵後,曾醫師本來準備走出去,但後來又回頭來『祝我好孕』,頓時我才發現,原來我不是自己一個人。」Vera說,自己雪(凍)卵的過程中不是很順利,但3次取卵過程中,曾醫師從來沒有給過壓力,每次都給出無比的信心,並且很幸運在 #一次植入成功,也順利在2024年9月生下大寶。o:p>/o:p> o:p>/o:p> #Vera的TFC療程心裡話o:p>/o:p> 最後,Vera也想跟大家說,「我當年亦都試過在威爾斯院崩潰大哭,這10多年來亦都不知道為生育的問題哭過多少次,所以我真的很明白IV F路途上的辛酸,希望我的分享可以讓打算嘗試開始IVF的夫婦們作正確的選擇,少走冤枉路❤️..o:p>/o:p> 最主要是香港給我的感覺是冷漠的,不論是環境還是人,都是冷冰冰的,每次到醫院都是感覺去「治病」,很大壓力o:p>/o:p> 而台灣(TFC)則時時刻刻讓我感到溫暖,儘管只是一些很簡單的細節,例如:稱呼病人的名字而不是全名、完成治療後仍會繼續跟進病人的狀況(這讓我感到很意外)、照超音波時醫師很溫柔(能顧及病人的感受)、取卵後護理師會主動關心我的身心狀況、取卵後有餐點可以享用等o:p>/o:p> 總括而言,就是能很周全地照顧病人的身體和感受❤️😊這些對進行IVF整個過程有很大幫助。」o:p>/o:p> 曾啟瑞醫師常跟TFC同仁們分享,「我們是在做有意義、做好的事情。」這樣的信念,希望能夠傳遞給世界各地的人,希望受到不孕症困擾的人越來越少! 📍諮詢電話:+886-2-2725-2333 📍微信:tfc_ivf 📍WhatsApp:https://wa.me/886928651058 📍E-mail:admservice@tfcivf.com 「TFC小幫手」掛號App IOS下載連結:https://pse.is/3pj328 Android下載連結:https://pse.is/3ppxzz# TFC醫療團隊介紹:https://www.tfcivf.com/zh/doctor/list/doctor 最新門診時間:https://www.tfcivf.com/zh/outpatient o:p>/o:p>
夫妻倆遠從澳門來到台灣,下機第一件事就是飛奔來見王醫師,將5年來累積的感謝一次傾訴,疫情前赴台做IVF,自屏東外院失敗後北上來W團隊,成功懷孕後,孕期又遇上COVID疫情肆虐,疫後首次安排假期赴台旅遊,也要好好表達感激之情。 他們除了帶來澳門伴手,更親手製作木製感謝書,表達最珍貴的情意,目前瑋寶已上幼兒園,和家裡上中學的姐姐相處融洽、假期時經常安排旅遊,全家一同飽覽各國風景、感情和樂融融,夫妻倆表示,非常感謝王醫師一圓兩人的夢,家中多添一寶難免手麻腳亂,幸福卻又有不少挑戰,光從照片就能感受寶寶的活力充沛,但一切都是最值得的禮物! 澳門瑋家庭在診所門口合照留念 澳門瑋寶寶可愛的模樣 感謝書上文字: 感謝王醫生為我們家庭帶來希望,帶來生命,帶來色彩,令家庭圓滿, 感謝診所內每一位醫護人員的細心照顧。
「愛群充滿活力且溫暖的工作人員們,我由衷地感謝你們! 『沒關係,你一定可以成為媽媽。』 這句話給予了我極大的鼓勵,讓我的夢想最終成為現實。」 B女士因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早發閉經),認為自己很難使用自己的卵子懷孕。然而,透過愛群的卵子捐贈計畫,她終於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新生命。她的寶寶非常可愛,活潑好動,時常露出燦爛的笑容。寶寶的長相與母親十分相似,若不說是透過卵子捐贈所孕育的,根本無法分辨。 在懷孕初期,由於HCG的上升速度比同期的來的緩慢,她曾感到不安。然而,幸運的是,在第六週成功確認了胎心,之後胎兒成長速度恢復正常,健康成長,最終順利出生。日前,B女士特地帶著寶寶來探望翁院長,小寶寶的到來也讓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由於早發閉經,我從未進行過取卵,甚至連胚胎植入的經驗都沒有。但在愛群的幫助下,我勇敢地選擇了卵子捐贈計畫,並在人生第一次的胚胎植入中成功懷孕,順利誕下健康的寶寶。」 「翁院長非常細心,針對我的免疫系統進行了詳細檢查,並在植入前後提供了額外的藥物和注射,即便我回國後,他仍持續關注我的狀況,並給予長達兩個月的貼心指導與支持。」 「如果只是單純進行植入,或許我無法順利迎來這個孩子。正因為有愛群團隊的全力支持,我才能迎接這個珍貴的小生命。對此,我深感感激。特別推薦給因早發閉經而考慮卵子捐贈的家庭。」 B女士的故事,讓我們更加相信,希望始終存在。即使在艱難的時刻,也請保持微笑,彼此鼓勵,共同前行! 最後,衷心感謝B女士願意分享她的寶貴經歷,願她的故事能夠帶給更多人希望與勇氣!
#TFC好孕故事 #下一個成功就是你。 其實我覺得每個正在經歷不孕的姊妹們都跟我差不多,中醫、西醫都來回折騰,到醫院做了很多檢查,若沒有遇到曾主任,我應該還在漫漫求子路上。其實我做過一次人工授精,沒有成功,可是我一開始很排斥做試管,覺得傷身、怕打針取卵,且費用也是個問題,但年紀就這麼擺著,我想都走到這一步了,應該要更努力。 因對重慶的試管沒有信心,聽朋友說泰國不錯,我比較高齡,就去泰國做了一次第三代試管,因做複合促排,一個排卵期要取兩次卵,非常傷身。當時37歲,數值比後來到台灣見曾主任時更好,結果PGS沒有過、囊胚等級也都只有C級,這讓我身心大受打擊,我哭了半年,只要一想起就哭。 後來我認識嫁到台灣的姊妹,問我要不要來台灣找曾主任試一試,當時我見曾主任時已39歲,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心裡也想過要做很多次才有機會,沒想到在主任照顧下,促排取卵一次就成功了,現在小孩剛滿月。 病患經驗 重慶 /周抒小姐 40歲 📍諮詢電話:+886-2-2725-2333o: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o:p> 📍微信:tfc_ivfo: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o:p> 📍WhatsApp:https://wa.me/886928651058 📍E-mail:admservice@tfcivf.como: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o:p> 「TFC小幫手」掛號Appo: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o:p> IOS下載(連結:https://pse.is/3pj328)o: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o:p> Android下載(連結:https://pse.is/3ppxzz#)
安娜小姐(化名)一位印尼華僑,在印尼勿裡洞島上經營小本生意,為了處理公司業務,久坐及搬運重物是常態。2019年開始,她感覺由肩頸開始逐漸痠痛,腰部至大腿外側更是疼痛難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讓安娜決定尋求治療。 安娜的求診經歷耗時又辛苦。一開始於雅加達就醫,其後曾赴馬來西亞、新加坡看診,支持療法、神經阻斷術均不見起色,總是很快復發並且感覺屁股肌肉逐漸僵硬。後經朋友介紹到台灣某醫學中心看診,診斷出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2023年1月進行椎間盤切除術後康復返家,但三個月後再次復發,且疼痛加劇藥物無法緩解。o:p>/o:p> 2023年7 月,經台灣表妹建議,安娜轉至新竹臺大分院神經外科徐秋豪醫師門診看診,並在新竹臺大國際特約門診追蹤。徐醫師首先替安娜安排詳盡的檢查,仔細說明可能的疼痛原因以及預計治療計畫;新竹臺大分院國際醫療中心則協助醫療簽證辦理以及與院內醫療團隊溝通協調;最終於113年8月順利安排安娜住院治療。o:p>/o:p> 手術前,徐秋豪醫師至病房與安娜說明核磁共振檢查結果與手術前解釋,將可能的併發症、狀況清楚說明。手術改採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的位置進行「微創椎間孔腰椎間盤融合手術」,使用椎間籠和骨移植物,椎弓根螺釘採後方固定。手術順利完成,術後經由神外病房護理同仁的專業照護、衛教穿著背架注意事項,搭配物理治療師的漸進式下床指導與術後的活動及復健建議,安娜成功在術後4天出院,並續留台灣2週進行追蹤與拆線。返國後,安娜小姐依照醫囑建議定期返台追蹤,漸漸的除了就醫,還可安排其他旅遊行程。o:p>/o:p> 2024年8月術後滿一年,安娜小姐再次回診時身體已經復原的相當好,診間內談笑聲不斷,安娜小姐開心地說現在偶爾可以坐飛機去日本滑雪、打打羽球維持身體健康。她並表示徐秋豪醫師從接案、排檢、療程說明恢復期注意事項以及術後追蹤均細心解釋,並且親切地回答問題,讓安娜感受到徐醫師的耐心與專業,慶幸自己找到了適合的醫師。o:p>/o:p>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為台灣國際醫療會員機構,海外病人經由本院醫師評估可來台治療後,國際醫療中心可協助醫療簽證之申請,為海外正遭病痛折磨的病人提供一個新的希望。o:p>/o:p>新竹臺大分院國際特約門診涵蓋各科,若您或親朋好友有就醫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到台灣前即可以先來信或來電,由國際醫療中心安排遠距第二醫療意見書諮詢,將有專人協調合適的專科醫師審閱外國病歷、檢查檢驗報告等,以評估病人至新竹臺大分院治療可能性。o: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