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由大嵙崁支厅长毛利诚意邀集有志者在大嵙崁俱乐部开会商议公会堂建筑相关事宜,建筑费预计五万圆,并由民间出资建造。1923年初大溪公会堂竣工落成,敷地三千余坪,立於大溪公园南端凸角部,建筑和、洋两栋。目前所称蒋公行馆部分是1950年改建成砖造平房,屋顶铺以文化瓦,室内加设壁炉,1956年在公会堂後方加盖屋舍(管理室),乃成今日规模。公会堂的建筑式样属混合折衷式样,壁体为红砖造,砌法为一皮全砖、一皮丁砖之方式;屋顶的屋架形式为洋式大木桁架、屋面斜率大,屋瓦材质具在兴建之初为平板石棉瓦斜交铺葺,现在为可乐瓦。目前大溪公会堂保存状况良好,由桃园市立大溪木艺生态博物馆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