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北欧的「生态博物馆」概念,提倡「居民」才是核心角色,颠覆了一般人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不但是台湾首座冠以「生态」二字的博物馆,也是目前除了宜兰与金门外,台湾西部地区首创的无围墙博物馆。走访大溪,处处可发现两百余年的历史缩影,自1810年代就有木器业在此紮根,经过两百年的发展,仍可在现今的和平老街、康庄路、信义路与员林路等地,发现许多木器行与制材厂林立,堪称台湾木器产业重镇。另一方面,在1901年改制後的大嵙崁支厅设置於此,而在普济路一带陆续兴建的警察宿舍群,也形成独特的警察生活圈,见证了大溪百年的警政发展史。木艺生态博物馆本着保存文化资产与结合在地社群的理念,推出「大溪木艺产业」和「大溪常民生活」两大核心主题,将公有馆舍重新修缮,空间涵盖武德殿及22户日式宿舍群,采分年分阶段修缮开放,同时串连起当地各个历史街屋,将整个大溪打造成一座人文博物馆。目前博物馆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馆舍就名为「壹号馆」,是1920年代兴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筑,也曾作为大溪国小校长的日式宿舍。前屋主是大溪初级中学英文老师陈茂林,其夫人陈王翠梧女士曾在屋内教授裁缝,宿舍门口高挂「溪光缝纫补习班」的场景,牵动了许多大溪妇女的共同回忆;从原来私人生活场所变身成为公共空间,也让老房子有了新的生命力。为了重现大溪木艺风华,这座壹号馆保留了木造日式外观,展示以「木艺」为主轴,内容涵盖了木艺、食物、宗教等常民生活文化,户外设有「新玉清木器」设计的大溪老街牌楼造型长木椅,室内则有「协大木器」打造新的木桌椅,搭配生动的影音导览,在在诉说着大溪古往今来的历史文化。除了一览博物馆本身的文化历史外,如果时间够充分,不妨走出馆外,造访巷弄中的街角馆,这15处街角馆与博物馆合作,为游客导览大溪在地的工艺之美,每个街角馆就是一个主题的小分馆,如达文西瓜艺文馆、新玉清木器、协大木器行、下街四十番地工房、协盛木器等皆在和平老街上。另外,在大溪老街尽头,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大溪中正公园,园内留有日据时代大溪神社遗址;穿越公园另一侧进入大溪艺文之家(蒋公行馆),园区包括了日治时代的建筑「公会堂」及「蒋公行馆」,都极具特色,透过深入走访大溪的街头巷尾,也将昔日风华一一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