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乐攻略-大溪第一座公园~阅读大正时代-全台仅存唐风相扑亭~精湛木艺吸睛-石灯笼、参拜道,藏在老树间的神社遗迹-崖线步道、汉光楼~无遮蔽视角捕获崁津美景 走一遭大溪中正公园,玩赏旧时光回转韵味。1909年「大溪街?为日本殖民理番的重要据点,遂以「标准都市?概念作都市规划,大溪第一座公园-大嵙崁公园因此於焉诞生。俯瞰为台湾形状的公园,隐含着皇民化运动下,不愿失去的国族信念。1975年公园改名为「中正公园?,纪念蒋介石在台的贡献。 公园内共有四大广场,位於「台湾首?的帆船广场,适合在那居高临下欣赏大溪桥横跨大汉溪的壮丽地景。因当地木器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陀螺便是常见的木制童玩,陀螺广场以此象徵陀螺为大溪重要文化产物之一。铜像广场以蒋介石骑马英姿为主景,北伐、抗日气势浑然天成。公园中央的大溪相扑场,矗立一座原木搭建的唐代凉亭。风格古朴的建筑构想出自於在地木工师傅,实心桧木打造的梁柱未见任何钢钉,显见大溪木艺之精湛﹔颇具流线感的屋顶以黑铜瓦层层包覆,日式怀旧感伴随着桧木香气,引人想像昔日的相扑盛况。 全桃第一座设立的神社-大溪神社,隐身於中正公园中,若没有近年区公所修筑的参拜道上五座石灯笼的导引,很容易错过而不自知。神社原有拜殿、本殿,光复後被拆除,仅留基座改建「超然亭?,园内的石椅、石桌皆为当时神社附属遗迹,上头刻着已模糊不清的「昭和?、「奉纳?等字迹。1975年增建一层为「汉光楼?,可眺望崁津美景。 园内的「复兴亭?是另一日据时期遗址,1930年许多日本军警因镇压泰雅族人而殉职,当时新竹州为其立「忠魂碑?主碑与碑座,被拆除後,於基石上改建一中式凉亭。 大溪中正公园具有丰富自然园景,除了生态池有台湾萍蓬草、野姜花,还有樟树、榕树、九芎、枫香、茄苳、黑松、桂花、落羽杉等树种,使公园成为充满历史人文与生态美景的休憩景点,随兴捡拾一片悠然时光,都是故事。 若想要以不同视角一窥大溪老城区风貌,搭乘16公尺高的景观电梯眺望大汉溪河阶景色是不错之选。无须步行陡峭的石阶,十秒内就能轻松享受开阔水岸视野。而喜欢边走边细细品味沿途风景的旅人,不妨将崖线步道列入踩点清单﹔450公尺的友善步道自帆船广场延伸至镇南宫广场。除了感受绿意围绕的清幽,还可在外推的观景平台饱览唯美夕照、淙淙水声等大溪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