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選單按鈕

個案故事

  • 醫療團隊愛無國界 緬甸大舌女童重獲新生
    醫療團隊愛無國界 緬甸大舌女童重獲新生(三軍總醫院)

    醫療團隊愛無國界 緬甸大舌女童重獲新生(三軍總醫院)

    來自緬甸北部偏遠山區的五歲華裔女童濮雙婷,出生後即罹患先天性的舌部血管瘤病變。隨著年齡增加,整個舌頭已長成為正常體積的三倍大,不論日常生活或睡覺時都會不自主地伸出長滿血管瘤的舌頭。畸形巨大的舌頭嚴重影響到外觀、進食及說話的功能,因為時常被自己牙齒咬傷的緣故,口腔中會大量出血,必需要緊急輸血處理,也造成她長期營養不良及貧血的問題,無法正常去上學,並且家中背負龐大醫療費的負擔,多次變賣家產借錢求醫。為治療如此複雜且隨時可能致命的疾病,女童父母去年曾帶往泰國曼谷醫學中心尋求治療,但因為血管瘤生長的病情嚴重,始終沒有醫師敢動刀切除。 2014年8月,台灣路竹會國際醫療組織前往緬甸臘戌義診,發現此一罕見的病例。醫療團返台後,經由各方的努力,雙婷在媽媽及姑姑的陪伴下,於2015年5月下旬搭機來台入住三總專科病房,由本院口腔顎面外科李曉屏主任進行治療。經由磁振造影檢查確認主要佔據右側舌部及口底血管瘤的病變全長約十公分,並發現雙側舌部及口底異常粗大之血管。5月21日安排血管攝影檢查並進行雙側舌動脈血管栓塞術。術後影像追蹤觀察到腦部局部血管之梗塞情形,亦即出現腦中風的徵象,惟女童身體無明顯神經學反應異常。 舌部經初步治療後,體積及血管脈動有降低趨勢,但女童主訴有間歇性頭痛及舌部缺血性疼痛。6月4日由口腔顎面外科團隊會同放射科、麻醉科、小兒外科、小兒神經內科、耳鼻喉科、復健科、整型外科等醫師及病房專責護理師、藥師、營養師、社工、國際醫療中心等單位召開共同照護會議,整合相關專科的建議與醫療團隊合作。6月8日起開始進行切除血管瘤手術及局部皮瓣重建手術,術後傷口癒合恢復,雙婷終於綻放出甜美的笑容,恢復正常進食及說話的功能。 在全體醫護團隊悉心照顧下,雙婷已康復出院返回緬甸。雙婷及家人非常感謝路竹會、國防部、外交部各方的協助,特別是本院口腔顎面外科李曉屏主任,才能順利完成這一項高難度且複雜的手術及術後復健。一位天生具有畸形巨舌的小朋友,在素昧平生的各界人士相助下,終於能重獲新生,回復到正常人的生活,顯示出台灣處處有溫暖,愛心無國界!

  • 菲籍教授來台摘除巨大血管瘤
    菲籍教授來台摘除巨大血管瘤(三軍總醫院)

    菲籍教授來台摘除巨大血管瘤(三軍總醫院)

    大約在五年前,菲律賓籍的病理學教授John Dennis因為腹脹而且在腹部摸的到硬塊,被當地醫師診斷為肝臟長有巨大的血管瘤(最大約為20公分);菲國醫師認為此病兆不可用手術切除,應該是要進行肝臟移植。然而,John Dennis不願意接受肝臟移植,所以這五年來都是接受保守治療。後續因為開始有腹痛的情形,所以積極尋求不同國家醫師的意見,直到來自台灣的學生推薦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謝宗保醫師曾經成功為一位罹患超過30公分巨大血管瘤的病人完成切除手術,於是他在三總國際醫療中心的協助下,抱著一線希望跨海來台灣求治。 John於104年5月3日入院,接受一連串詳細檢查,精密計算出切除後肝臟餘量是否足以維持生命後,5月15日接受肝臟腫瘤切除手術,術後恢復情形良好,於5月25日出院。 一般外科謝宗保醫師表示:很高興可以成功為Prof. John完成肝臟血管瘤的切除手術,自己曾進行過的血管瘤切除手術,腫瘤最大達30公分,因此事前對該次手術結果表示樂觀,而腫瘤切除手術本身最大的挑戰,是手術過程「出血」的問題,在三總醫療團隊共同努力下,John Dennis的手術出血量約2千餘C.C.,是在可控制的範圍內,手術相當成功。 親自出席現身說法的John Dennis也感性地說:「Maybe he is from Buddha(他是佛陀再世)!」他特別推崇謝宗保醫師的高明醫術,尤其過程中耐心說明、溝通,建立他對醫護人員的信心,使他得以放鬆、平靜地接受手術治療,幫助他獲得重生,對此他向三總表達深摯的感激。

這個資訊是否對你有幫助?
展開選單
關閉選單
回上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