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選單按鈕

中部地區

  • MET.中國附醫.健康益友 開啟國際遠距醫療新紀元
    跨域醫創 臺灣領航 MET.中國附醫.健康益友 開啟國際遠距醫療新紀元

    跨域醫創 臺灣領航 MET.中國附醫.健康益友 開啟國際遠距醫療新紀元

    後疫情時代,如何建立一個新型態的醫病關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從專業出發,守護全球華人的健康!醫療領域和IoT智慧物聯產業跨界合作,攜手催生遠距醫療應用,在政府領導下,遠距醫療諮詢服務已從臺灣偏鄉擴展到國際,更延續到一站式的落地醫療服務。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中國附醫、健康益友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配合政府發展國際醫療以及新南向政策,推展遠距醫療,中國附醫與健康益友更進一步聯盟,從原來的急診擴充到完整各專科,提供健康益友國際遠距醫療諮詢系統整合平台計畫的執行醫療體系。 衛生福利部石崇良次長、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MET陳建志副董事長、MET蔡爾輝董事、MET 吳明彥執行長、台灣急診醫學會黃集仁理事長、高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李界羲執行長、健康益友莊千又董事長,以及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陳宏基榮譽院長、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黃致錕院長共同參與啟動儀式,宣示開啟臺灣國際遠距醫療全球布局的新里程、新紀元。 (由左至)中國附醫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黃致錕院長、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陳宏基榮譽院長、高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李界羲執行長、健康益友股份有限公司莊千又董事長、衛生福利部石崇良次長、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陳建志副董事長、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蔡爾輝董事、台灣急診醫學會黃集仁理事長一起參加啟動儀式 衛福部整合資源 帶領臺灣遠距醫療從偏鄉擴展到國際 中國附醫聯盟健康益友 從原本急診擴充到完整各專科並銜接ㄧ條龍落地服務 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歡迎貴賓親臨指導並表示,今年8月,中國附醫加入衛福部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服務偏鄉與關懷弱勢,通過遠距醫療計畫執行院所。今日,與健康益友公司聯盟,提供健康益友國際遠距醫療諮詢系統整合平台(App與Web)從急診跨入完整各專科諮詢的醫學中心,建置為更優質醫療諮詢的大平台,並延續後端一條龍、一站式國際醫療完整「落地」服務,感謝衛福部整合資源與群力,及時且完整滿足廣大病人的醫療需求。 健康益友莊千又董事長表示,健康益友創立主旨是致力於整合遠距智慧醫療服務,提供更人性化、更優質化之遠距醫療服務模式的醫療平台,也是目前唯一擁有24小時線上急診專科醫師的醫療平台,中國附醫是擁有完整各專科諮詢的醫學中心,及時提供國內外病人最需要的醫療協助。健康益友APP是長期配合衛福部政策的醫療平台,團隊成員都具有醫療相關背景,建置優質且貼近醫療的服務平台,包括操作模式和功能都獲得台商、僑民極高評價,現在更完整銜接到後端疾病治療等健康解決方案,協力進軍國際,彰顯政府資源整合而更有效率,守護大家的健康。 (第一排右左至右)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吳明彥執行長、台灣急診醫學會黃集仁理事長、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蔡爾輝董事、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陳建志副董事長、衛生福利部石崇良次長、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健康益友股份有限公司 莊千又董事長、高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界羲執行長、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 陳宏基榮譽院長、中國附醫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 黃致錕院長 智慧醫療遠距先行 MET.急診醫學會齊聚力 促升醫療健康產業國際化產業化 衛福部計畫推動臺灣醫療健康產業國際化,輔導各大醫學中心共同成立臺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Medical Excellence TAIWAN ),包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秀傳醫療社團法人、天成醫療社團法人共十二家醫療院所體系,提升國際醫療服務,更促進臺灣醫療衛生的實力輸出,希望臺灣專業醫療的服務品質,被世界看見,醫療數位大聯盟,無國界創新醫療模式。 中國附醫備受臺灣「國際醫療典範獎」肯定,也是國際「IMTJ醫療旅遊大獎」連續兩年獲獎的臺灣醫院,一直很用心在國際醫療領域,未來在政府領導下,會持續扮演積極有力的角色,跨域整合、創新醫療,同心協力開創台灣國際醫療新局。 健康益友配合政府政策、執行MET任務,搭配重要的合作夥伴臺灣急診醫學會,成立遠距醫療平台,讓各大醫學中心可以運用,共同推動遠距醫療、數位醫療,珍惜健康,記得下載健康益友APP!

  •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影像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62歲上班族男子連續四年做胸部X光檢查,都未發現異常,他聽說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可以發現早期肺癌,因有長年抽菸習慣而「試試看」,沒想到竟然在右上肺葉找到一顆1.5公分的腫瘤,確診罹患肺癌。 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醫學影像科醫師洪盈盈說明,胸部X光敏感度有所限制,有時候1.5公分的腫瘤也不一定看得到。 這名上班族表示,他從2016年開始,每年定期做一般健康檢查,因為有抽菸的關係,都會加選胸部X光,皆無異常發現。在2018年時,因為公司有健檢補助,於是自費做了肺部電腦斷層,發現了因為長年抽菸而產生的肺氣腫、局部纖維化、小結節和毛玻璃狀病灶。 這名上班族指出,醫師建議隔年要再用電腦斷層進行追蹤,但他隔年只用X光檢查,結果仍然是無異常發現,直到去年底,懷著試試看的心理做了肺部電腦斷層檢查時,原本局部纖維化的右上肺葉已長出一顆1.5公分的腫瘤,確診罹患肺癌,後轉到澄清醫院胸腔外科手術切除,術後狀況良好。 洪盈盈說明,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是目前醫界公認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除了單次暴露輻射量較低之外,檢查時間短,可在一次的憋氣內(10到15秒)完成全肺臟的掃描,也大大的突破過去胸部X光篩檢敏感度不足的限制。 洪盈盈指出,一般民眾的迷思認為「定期胸部X光檢查,就可以發現早期肺癌」,事實上,「1公分以下的肺部腫瘤很難發現」。有時候,1.5公分的腫瘤也不一定看得到,此個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因為很多肺癌早期生長時密度很低,呈現出來的毛玻璃影像看起來淡淡的,也有可能藏在胸椎、心臟、肋骨、橫膈膜或肝臟前後方,這些皆是X光影像的死角。

    #健康檢查
  • 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接受衛福部石崇良次長頒發2021第六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團體獎獎盃
    中國附醫榮獲2021第六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團體獎 歷屆獲四獎項肯定 彰顯發展臺灣國際醫療價值

    中國附醫榮獲2021第六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團體獎 歷屆獲四獎項肯定 彰顯發展臺灣國際醫療價值

    國際醫療中心o:p>/o:p> 台灣國際醫療服務至高榮譽「第六屆國際醫療典範獎」11月10日在衛生福利部大禮堂舉辦頒獎典禮,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榮獲今年國際醫療典範獎團體獎,是繼2017年獲個人、團體兩獎項,2018年獲個人獎後第三度獲獎,總計4個獎項肯定,創下最佳紀錄。即使面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中國附醫仍成功突圍,透過整合創新模式,持續推動台灣國際醫療品牌與服務國際化獲得豐碩成果。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表示,本院在此刻獲獎,猶如隙縫裡的陽光,彰顯台灣發展國際醫療的價值,意義不凡;也做好充足準備,致力發展智慧醫療、遠距醫療等特色,配合政府政策推動台灣國際醫療。 衛生福利部石崇良次長頒發2021國際醫療典範獎獎盃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 用醫療和全世界交朋友 堅守防疫前線 持續傳遞高品質有溫度的服務o:p>/o:p>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在蔡長海董事長高瞻擘劃與支持下,由周德陽院長領軍的中國附醫為台灣頂尖中、西醫學特色的醫學中心,由國際醫療中心為主窗口,以特色醫療做主幹,全力推展台灣國際醫療品牌與形象到全世界。o:p>/o:p> 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表示,在推展國際醫療上,非常感謝衛福部的指導與協助,主辦的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更是用心,在今年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活動都暫停或取消下,仍突破萬難舉辦獎項與頒獎典禮。本院國際醫療中心今年以「用醫療和全世界交朋友-整合行銷資源,開創台灣國際醫療新路徑」為題,闡述近年在「特色專科與國際病人」、「國際品牌行銷先鋒,讓世界看見台灣」、「醫療外交,以深耕關島為例」、「四國家一年一慈善重難症國際人道救助」、「疫情下,重難症病患就醫與人道醫療包機」、「國際病人回饋與就診人次增加」多元面向的豐碩成果,獲得評審肯定。o:p>/o:p> 本院國際醫療中心擔負國際醫療業務推展與品牌國際宣傳的兩大重責。建立以精湛醫療、新穎的設備、有效率的醫療計劃、親切的外語服務與合理的收費,並結合醫療觀光、保險業等領域,建立「省時有效的一條龍一站式」國際病人就醫服務,讓國際人士及全球華人感受高品質、有溫度的醫療服務,建立台灣國際醫療的好口碑。o:p>/o:p> IMTJ國際醫療旅遊大獎肯定 深耕關島協助醫療外交 讓世界看見台灣 中國附醫率台灣醫院之先,2019、2020連續兩年獲得國際醫療旅遊雜誌International Medical Travel Journal(IMTJ)舉辦的IMTJ 國際醫療旅遊大獎The IMTJ Medical Travel Awards獎項,帶動台灣各醫院爭取效尤的風潮。並與外交部合作2020年「翻轉人生Looking Up Again」、2018年「阿巒的作文課A Perfect Pair」兩部世界衛生大會WHA國際宣傳影片,均在快速時間下逾千萬人次點擊;開創性在關島、緬甸當地舉辦記者會活動宣傳,透過國際媒體宣傳,大大提升台灣國際品牌形象。o:p>/o:p> 本院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封鎖下,仍協助越南、關島等重難症病人來台就醫以外;並在非邦交國、無政府預算挹注嚴峻挑戰下,一路從協助捐贈關島20萬片的口罩外交、台北駐關島辦事處TECO、關島台灣辦事處GTO設立、促成關島人道醫療包機,拓展草根外交效益,讓世界看見台灣卓越醫療對全球的貢獻,提升台灣國際正面形象,贏得國際友誼。且跨領域整合企業、政府部門、NGO組織等資源人脈,開創關島、緬甸、中國、越南4個國家,6個國際人道救助的成果。本院透過整合創新模式,持續推動台灣醫療國際品牌與卓越服務,營造台灣共好的國際醫療環境,會持續配合政府政策,團結面向國際,「用醫療和全世界交朋友」。 國際醫療中心官網 https://www.cmuh.cmu.edu.tw/Department/Detail?depid=111 備註資料:中國附醫四獎項紀錄o:p>/o:p> 2021 第六屆國際醫療典範獎 團體獎(國際醫療中心) 2018 第三屆國際醫療典範獎 個人獎(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 黃致錕院長)o:p>/o:p> 2017 第二屆國際醫療典範獎 個人獎(國際醫療中心 陳宏基榮譽院長)、團體獎(國際醫療中心)o:p>/o:p>

  • 寶寶照
    大陸難孕夫妻

    大陸難孕夫妻

    來自大陸的夫妻 🔹難孕10年 🔹在大陸做過5次試管都失敗 於是至本院透過受贈卵子以及胚胎著床前的染色體篩檢 篩檢了5顆囊胚,其中2顆是正常胚胎 植入1顆,成功懷孕 媽媽生產後傳來了寶寶的照片 感謝院長的幫助才能讓他們擁有了這麼可愛的小寶寶🥰 恭喜 ~🧨 大新國際醫療 https://dashin.com.tw/international 大新借卵 https://dashin.com.tw/egg-sperm/donation #試管嬰兒#不孕症#難孕#不孕#不孕不育#生殖#生殖中心#醫療#台中#台中婦產科#台中生殖中心#台中不孕症#精卵受贈#卵子受贈#精子受贈#捐卵 #捐精 院址🚗:台中市南屯區大進街449號 預約專線☎️:(04)23206969 官網連結📲:http://www.dashin.com.tw

    #生殖醫學
  • 來自上海的故事
    來自上海的故事

    來自上海的故事

    這是來自上海的故事💕 🔹S太太 🔹27y 🔹不孕1年 🔹多囊型卵巢AMH:7.15 S太太結婚後跟先生積極想懷孕 但是努力一年多都未能如願 至本院檢查後,是多囊型卵巢 在院長的解釋後,決定積極接受治療 直接進入試管療程 107.11→進入試管療程→取卵→凍胚 108.02→植入2顆D5的胚胎→成功懷孕雙胞胎 恭喜~~❤️ S太太最近生產完,特地傳照片於我們分享 院址🚗:台中市南屯區大進街449號 預約專線☎️:(04)23206969 官網連結📲:http://www.dashin.com.tw

  • 隱忍多年雙膝腳痛 遠從馬來膝亞來台治療
    隱忍多年雙膝腳痛 遠從馬來西亞來臺治療

    隱忍多年雙膝腳痛 遠從馬來西亞來臺治療

    馬來西亞60歲許女士,4年前發覺雙腳膝蓋常疼痛,尤其打掃清潔要久蹲,有時痛到沒辦法站起來,近來疼痛加劇、走路一拐一拐,吃藥打玻尿酸沒改善,日前來台進行「Mako®機器人關節置換」手術,術後1個月,膝蓋不疼了,重拾正常生活品質。 (左上圖為術前軟骨磨損,雙膝關節炎第4期X光照。右上圖為置換人工部分膝關節術後X光照。) 60歲的許女士關節退化,尤其左右腳內側膝蓋關節嚴重為第四期,外側則無退化情形,透過「Mako®機器人關節置換」手術,進行雙膝關節部分置換,術後隔天即可下床走路,並搭配住院10天的消水腫復健治療(下圖),傷口紅腫現象很少,復原情形良好。 患者許女士說,馬來西亞目前只有傳統手術但需置換整個膝蓋,且復原期很慢,起碼要3個月;得知台灣引進「Mako®機器人關節置換」這項新技術,在親人陪伴下搭飛機來台灣進行手術,如今疼痛緩解,擺脫長年膝蓋疼痛問題。 長安醫院骨科醫療團隊呼籲,患者若右邊膝蓋痛常會將力量移到左腳,暫時緩解右膝的疼痛,但經年累月下來,左膝也會因受到身體重量的影響,而加速退化,造成所謂的「代償作用」。也提醒民眾,平日多做股四頭肌運動,應盡早至醫院尋求骨科諮詢,依照膝蓋退化情形,由醫師提供最佳治療方式,才可避免膝蓋同步退化。 影片連結 :youtu.be/DUSLu2xtYOM 「長安醫院骨科微創手術中心」了解更多:https://reurl.cc/p1aoNx

    #關節置換
這個資訊是否對你有幫助?
展開選單
關閉選單
回上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