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成功分享是一對年近40的夫妻 已經有4歲和15歲孩子的他們 還想生個三寶讓家裡更熱鬧! 於是透過領先亞洲的四代試管 希望能用AI人工智慧選出最優生的寶寶 但因為夫妻都高齡 所以基因篩檢後只餘兩個鑲嵌型胚胎 一個30%一個60%鑲嵌 一般生殖中心多半不敢植入當作垃圾丟棄 但本中心有34年豐富的臨床經驗 故植入後都成功懷孕! 且寶寶在後續產檢都非常健康 目前本院已有超過200例的成功案例喔!!
來自廣東的一對夫婦 在中國經歷了2次的取卵都無果 來到茂盛醫院的時候 太太的AMH只剩0.07 這已經是接近停經婦女的狀況 好在他們沒有放棄! 李院長安排【第四代試管嬰兒借卵療程】 通過AI篩選出最優質胚胎植入 經過一次療程,就成功懷孕了 10個月後一位巨蟹座女寶寶加入了他們的家庭 李院長強調「只要不放棄,寶寶隨時會出現」 他們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台灣 接連發生了許多糗事 好在他們沒有放棄,也相信茂盛醫院的技術 【醫德高尚 送子觀音】 他們說「這幅錦旗展現李教授醫術高明、醫德高尚。 這不僅是一份錦旗而是一份榮譽,李教授當之無愧擁有這份榮譽。」 這幅錦旗不但是對醫療團隊的感謝 同時也為其他夫婦加油打氣
台灣安寧緩和醫療照顧品質全球知名,中國附醫推動馬來西亞的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計畫,8月20日,與簽署MOU的古晉博愛協會合作,邀請當地知名專家,在東馬-砂拉越的古晉,舉辦首場「台馬安寧緩和醫療照顧研討會」,場面盛大。 古晉博愛協會將設置砂拉越最大,有58床的安寧緩和醫療中心,中國附醫的全方位緩和醫療照護是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的團隊,中國附醫將提供台灣經驗、持續深化交流,推動成為新南向醫衛合作的新亮點。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年首次參與衛生福利部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的第二期計畫,成為「新南向國際醫療國家隊」新成員。中國附醫邀集產官學研等領域專家出席,21日於台中舉辦首場「智慧醫療產業前進馬來西亞之挑戰與機會」產業座談會,吸引包含精準醫學、AI醫療、醫材、遠距醫療、中藥領域逾20家廠商參與,並規劃第四季舉辦產業拓銷團,協助政府整合醫療與產業,建立產業搭橋機制,進一步帶動產業鏈發展。 首排出席者 (左至右) 金萬林企業公司陳惠娥董事、永信國際投資控股公司李芳信董事長、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台北辦事處莎綺菈處長、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何瑞萍首席代表、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周民淦司長、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展商拓處謝寧副處長、台灣智慧醫養產業發展協會左典修理事長 中國附醫智慧產學聯盟大平台 鏈結台馬產官學豐沛資源助產業拓銷 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表示,配合衛福部的計畫,本院負責吉隆坡、沙巴、砂拉越(東馬)及汶萊的區域;我們已經超前部署並做好準備,首先成立「智慧醫療產學聯盟」的大平台,建立「整合式」醫衛產品註册、營運和開通據點,協助台灣優異之醫衛產品及相關產業前進馬國。 中國附醫首場產業座談會鏈結台馬豐富人脈,初試啼聲就獲得熱情回響。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何瑞萍首席代表、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周民淦司長、衛生福利部國際合作組劉麗玲主任、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台北辦事處莎綺菈處長、台灣智慧醫養產業發展協會左典修理事長、台灣遠距健康策進會陳維恭理事長、健康益友公司莊千又董事長、馬來西亞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林凱民總會長等專家、產業代表均與會指導。台商永信國際投資控股公司李芳信董事長、馬國金石控股公司陳榮洲董事長兩位馬國拿督,以及金萬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陳惠娥董事擔任講者,分享馬國市場經驗。 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何瑞萍首席代表表示,台馬雙邊關係良好,貿易往來密切,馬國在台就學的學生也很多,教育交流頻繁。近年馬國大力轉型並發展智慧醫療產業,台灣在醫療設備領域有很好的研發創新能力,盼能透過中國附醫與各界努力,促進更多醫衛產業交流與投資。 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周民淦司長表示,很高興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從今年起承接衛生福利部「111年度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計畫」,向馬來西亞吉隆坡及東馬地區拓展醫衛新南向。中國附醫在過去即積極深耕國際醫療,相信未來在馬來西亞透過醫事人員來臺培訓、產業供應鏈連結及設置海外醫療前進基地等項目,勢必將更進一步加強台馬的醫衛合作關係。 衛生福利部國際合作組劉麗玲主任表示,衛福部第一期的「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中長程計畫」,四年推動下來成果斐然,今年是第二期計畫的開始,也由原先七國七中心擴增為七國十中心,中國附醫今年新加入就展現了積極推動的行動力,相信透過中國附醫建立的產業介接平台,讓台灣醫衛產業的獨特優勢可以更加國際化。 台馬重要企業領袖分享成功經驗 中國附醫產業拓銷團第四季出團 座談會邀請到兩位馬國拿督擔任講者,分別是台商永信國際投資控股公司李芳信董事長分享在馬國拓展醫衛市場的實戰經驗;馬國金石控股公司陳榮洲董事長談及智慧醫療產業如何有效快速落地馬國市場。深耕基因精準檢測的台商金萬林公司陳惠娥董事分享在佈局馬國Covid-19檢測市場所面臨嚴峻挑戰與經驗。參與廠商透過座談會獲得完整資訊並鏈結到重要人脈,對前進馬國深具信心。 座談會邀請到兩位馬國拿督擔任講者,分別是台商永信國際投資控股公司李芳信董事長分享在馬國拓展醫衛市場的實戰經來西亞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魏早增副總會長、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周艾齊執行長、永信國際投資控股公司李芳信董事長、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台北辦事處莎綺菈處長、馬來西亞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林凱民總會長、吉隆坡台灣商會蔡欣恬會長、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黃軒副主任。 中國附醫籌辦這場產業座談會獲得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臺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等機構大力協助,吸引眾多廠商熱情與會,並表達到馬國拓展市場的強烈意願。 而中國附醫早於5月底即派員先行到吉隆坡與東馬地區踩點,於活動中向廠商介紹計畫推動重點與特色,並規劃於第四季舉辦產業拓銷團,將帶領廠商到吉隆坡產業拓銷,並參與台馬細胞治療高峰會、台馬人工智慧醫療兩場大型研討會暨展覽活動、馬來西亞台商年會會議,積極透過產業搭橋的機制,協助廠商前進馬國,帶動產業鏈發展。
相隔十年,當年的日本試管寶寶已經是小學五年級 橫跨1354公里,從日本九州飛行抵達台灣 他們跟著媽媽與奶奶再次回到兩人生命的原點 懷著滿滿的感謝對著眼前的李茂盛院長說: 「謝謝你創造我們的人生~有機會可以再次回到生命萌芽的原點非常開心」 台灣擁有值得信賴的生殖技術 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在茂盛醫院診間常常可以見到許多外國面孔 這是因為台灣的生殖技術在全球可是非常頂尖的 台灣的試管嬰兒技術可是擁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佳績 這都要歸功於台灣很早期有多位醫療研究團隊努力不懈地在不孕症領域內深耕 李茂盛院長更是從1980年就開始致力於生殖醫療研究 帶領實驗室團隊與醫師團隊飛往歐、美、日不斷研發新的技術 才能造就今日這份難得且無國界的特別緣分
63歲香港陳先生 長年因為攝護腺肥大困擾 有泌尿方面的問題,讓他痛苦不堪。 想改善攝護腺肥大的問題 卻因為不想影響到原本的功能 所以不考慮傳統或雷射的手術 進而上網搜尋相關資訊 想找尋是否有「不動刀」就可以治療的方式 最後找到鄭詩璁醫師 線上諮詢後,立即就安排門診時間 從香港跨洋來到台灣進行「攝護腺動脈栓塞術」 手術後的陳先生,恢復情況良 表示對來台灣治療相當滿意。 想了解更多,可到以下連結查看 影片連結 「長安醫院前列腺動脈栓塞中心」了解更多
後疫情時代臺灣走出去 協助政府新南向醫衛交流與產業發展 中國附醫與越南震興醫院深耕越南 從簽署合作備忘錄邁向實質交流 為協助衛福部推動新南向醫衛交流與產業合作政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深耕越南豐厚實績為基礎,進一步與越南最大臺商醫院震興醫院簽訂包含臨床醫學研討、人才培訓、健康產業等多方面交流的合作備忘錄MOU,醫衛合作上更將針對最新癌症暨細胞治療、AI智慧醫療等領域緊密合作,加上透過遠距醫療在越南落地服務後,中國附醫可提供震興醫院更完整醫療能量的支援,協助在當地建置完善醫療診治與後送轉介的醫療網絡。 中國附醫協助政府推動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周德陽院長(中)接待越南最大臺商震興醫院陳建亨執行長(左4)、張武修顧問(左3)一行參訪並簽署MOU,將實質推動人才培訓、AI智慧醫療、產業介接等多面向領域合作,建置從越南到臺灣完善醫療健康合作網絡。 疫情下深耕越南 國際醫療不中斷 推動AI智慧醫療.癌症重難症治療特色醫療 震興醫院執行長陳建亨非常重視此次合作,返臺解除隔離檢疫後,會同顧問張武修教授一起拜會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與陳建亨執行長簽署MOU並簡報介紹醫院特色醫療,隨後實地參訪。周德陽院長表示,中國附醫非常重視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交流工作,在疫情前,就服務許多越南病人來臺就醫,即使疫情封鎖期間,仍然透過衛福部專案核准,協助越南「氣管軟化狹窄」病危兒童小軍軍搭乘醫療專機來臺治療;目前也有一位越南醫師在兒童醫院訓練。越南臺商宏福實業集團連續六年和本院合作「下肢淋巴水腫」象腿病童阮氏巒、劉進兩病童的國際慈善醫療案獲得很好回響,成為拓展醫療外交的重要實例,預計本月底這兩名越南病童也將回診,因此,即使受疫情封鎖影響,本院仍持續務實深耕越南。 此外,本院在肝臟移植、傳統中醫藥各領域和越南都有長時間的醫療交流。整形外科團隊的整合式顯微重建技術、腦中風中心團隊的顱內動脈取栓技術更是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金獎、銀獎,具超越國際與亞洲水準的肯定,未來都能與震興醫院進行更廣泛深入交流合作,希望分享最新醫療技術與臨床經驗到越南,也借助震興醫院當地建立的好口碑,大家齊心合作,服務廣大越南病人與臺商僑民,讓當地醫療界更廣泛認識臺灣先進智慧醫療與健康產業的特色。 落實MOU推進實質合作 建置越南到臺灣當地醫療服務與後送轉介完善醫療網絡 陳建亨執行長表示,簽訂MOU是啟動未來更實質合作的契機,震興醫院目前的癌症、心血管疾病治療都與越南醫院合作,未來希望擴大與臺灣更高端的醫院務實交流,中國附醫是積極合作的對象。2021年震興醫院全力投入COVID-19防疫與收治病人的工作,獲得極佳成果與政府評價,在疫情後我們需要加快腳步,繼續醫院發展的既定目標,此行透過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安排,能與各科人員充分溝通,認識AI智慧醫療、上銀科技醫療機器人等的新技術與臨床應用,獲得許多寶貴資訊,有中國附醫的支援後盾給我們很大的信心,讓越南更加認識臺灣醫療與健康產業卓越之處。 震興醫院陳建亨執行長此次特別參觀中國附醫獲得臺北生技獎優等獎的AI「智抗菌決策輔助系統」,了解抗生素精準用藥。也參訪細胞治療中心的癌症治療特色,及關節炎的幹細胞治療、腦中風顱內動脈取栓手術、上銀科技研發跟製造的復健機器人與內視鏡手術機器手臂,以及眼科醫學中心、放射腫瘤科的治療新技術、病理切片技術與臨床經驗,留下深刻印象,兩院都希望具體對接合作後,連結建置起臺、越之間完整完善醫療照顧合作網絡。 震興醫院陳建亨執行長(右3)一行人由中國附醫復健部林千琳主任(右2)陪同參訪中國醫藥大學與上銀集團「HIWIN-CMU聯合研發中心」,了解復健機器人在步態訓練與復健治療應用的成功經驗。 深耕越南 中國附醫病理部王約翰主任(左1)為震興醫院陳建亨執行長一行人介紹病理切片重要技術與建置病理實驗室的臨床經驗。
中國附醫與菲律賓武端市簽署 不畏疫情力推醫衛新南向 前進菲國公立醫院具指標意義 COVID-19疫情方興未艾,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配合衛福部醫衛新南向政策,突破疫情封鎖推動臺灣國際醫衛與產業合作交流前進菲律賓。透過資策會國際處居間協調,在駐菲律賓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O)徐佩勇大使以及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Wilfredo B. Fernandez主席見證下,中國附醫周德陽願長與武端市政府RONNIE VICENTE C. LAGNADA市長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代表台菲兩國的醫衛產業合作交流,邁入嶄新里程! 疫情下人才培訓不間斷 中國附醫深耕國際醫療 周德陽院長表示,自2016年以來,平均每年有1,900人次的菲籍病人來院就醫,即使在疫情限制下,中國附醫仍持續人才培訓與交流,首次與菲律賓醫院的合作,對象就是與管理武端市立醫院的武端市政府簽署MOU,不同於與私立醫療體系合作,此屬公立醫院之合作,更具當地政府的信任關係與指標意義。 RONNIE VICENTE C. LAGNADA市長則相當肯定這項MOU奠定彼此的友誼與信任,在雙方相互尊重且強而有力的合作基礎上,將提供當地市立醫院學習效法建置成為更優質醫院之模範,讓市民享有更好的醫療服務。 MOU造福台菲人民 實踐有尊嚴更美好的城市願景 徐佩勇大使表示,中國附醫是臺灣頂尖醫學中心,LAGNADA市長在2019年即表達向臺灣醫療學習的意願,希望把市立醫院打造為市民負擔得起的優質醫院,夢想建立高品質的美好城市。現在,這個願景將透過簽署MOU啟動實質合作造福人民。 Wilfredo B. Fernandez主席認為,此次合作將能達到預期目標之最大效益,相信未來在武端市將會看見更多拯救生命的感人故事,讓市民切身感受醫衛合作所帶來的價值真諦,成為值得複製的成功典範。 資策會國際處促成台菲論壇之醫療產業合作首例 此次雙方成功簽署MOU,得力於資策會國際處深耕菲律賓之積極協助,其所推動的「台菲產業鏈結高峰論壇」過去4年促進台菲交流,雙方共簽署24項產業合作備忘錄,而此次的MOU更是首次醫療產業之合作,深具指標意義。 > 中國附醫不畏疫情封鎖,力推醫衛新南向前進菲律賓,周德陽院長(下方大圖左2)與菲律賓武端市長RONNIE VICENTE C. LAGNADA,在駐菲律賓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O)徐佩勇大使與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Wilfredo Fernandez主席共同見證下(上方小圖,由左至右)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深化與菲律賓醫衛及產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