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在今埔里鎮南村里,即舊時埔里社堡牛相觸庄。位於埔里盆西南緣,在烏溪上游南岸,由埔里通往草屯公路旁該村落內,境域數十坪,基地二十坪;係土角、木造平屋,規模不大,狀同民房。沿革緣起於清末,光緒5年(1879年)該庄民(粵藉漢人)割香者於竹北二堡新埔枋寮褒忠廟,創建為附近粵藉墾民之守護神者,惟末畿失修,光緒14年(1888年)由首任北路協鎮副將林福善首倡,與陳光忠、徐海清協議,就大埔城內並附近粵藉居民,募款320元,予以重修;日治昭和5年(1930年)左右,再予重修,以迄於今。祀神除主神「褒忠粵東義民老爺尊神之祿位」外,不得其詳。祭典舉行於春分與秋分,一年兩祭,往時附近庄民聚集,備辦牲禮祭獻,惟自日據中葉以降,漸趨頹勢,今平時香火蕭條,信徒以附近粵藉居民為主,但為數不多。維持財源,清治時祭典費由官府補助「捐銀」若干,日據以降則僅靠信徒喜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