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選單按鈕

淡兰古道(石碇段)

电话:886-2-26631080 地址:223 新北市石碇区石碇东街与石碇国小站牌交接口
淡兰古道的开辟史,可远溯自清朝嘉庆年间,指由淡水,经基隆、瑞芳、三貂岭,进平溪、双溪,然後到宜兰的古道,古道之名即取义於此,是当年来往台北、宜兰间最重要的一条道路。当时台湾总兵刘明灯曾经在三貂岭的岩壁上题词成碑,史称[金字碑],联系瑞芳猴硐与双溪区间的淡兰古道也因此又称为金字碑古道。旅客可搭前往北回线、平溪线的电联车於猴硐站下车,步行至猴硐国小旁,即可接上古道入口,并翻越山岭至牡丹火车站。古道路线是由台北的艋舺经古亭村,经过观音岭脚至深坑街,在经枫子林出口石碇街,穿越乌涂崛岭,涉湾潭渡经莺仔濑、石槽坑、四堵寮到达金面头分水仑下领,经由礁溪街入噶玛兰城。此为文献中对淡兰古道石碇段的记载。清嘉庆年间,由於经历了朱一贵及林爽文事件,并且为了实施屯番制度,因此对北三貂防务相当重视,在北台山区先後修筑了许多山道,所以古道的基本意义也在防民乱番害的军事意图中渐渐展现。古道影响社会生活是藉由军事防备而使得区域具安全性,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安溪人使用此交通路线涌入北拳山山区开垦,因此古道的形成正是石碇等聚落得以成形的主要命脉。到了嘉庆末年,为了开辟农田种水稻,古道在此则转换了另一种涵意,为了灌溉水稻,先民利用家乡的农田水利技术在此地开垦新的生命,由於枫子林之山中水涧水源不足以种植水稻,因此必须取自景美溪水源,所以就沿着旧时古道而开挖出长达三公里的水圳,此时的古道不但具备生活空间的连结角色,更是生活经济来源的重要关键。同治年间,樟脑与茶的出口贸易才刚开始,同时也影响台湾本身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以枫子林、石碇两地来说,社会经济不再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取而代之的是茶叶与樟脑,生产茶叶须要有人从事采茶、制茶、茶师及包装,生产樟脑也一样。因此,古道便成为运送此类经济作物的主要交通干线,通行的大多是挑夫和商旅。 茶与樟脑的生产,使古道成为重要经济路线,在这样的路线规划下,枫子林及石碇便成为艋舺来往噶玛兰间中途重要街庄,也因淡兰古道经过石碇而带来石碇西街一带的繁荣。位於今日石碇国小及集顺庙有一处大广场,许多山区居民由山上将物品挑至此,此三角地带也因此聚集为一个中午市集,交易热络人群来往繁忙,愈来愈多人往石碇涌入开始做生意,石碇西街便有让商人住宿、休憩的旅店。
这个信息是否对你有帮助?
展开选单
关闭选单
回上页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