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為梅山鄉最偏遠的村落,卻也是最富庶的部落。它位於象山山腰,面對大塔山。日治時代,由鄒族語直譯為「哈哩味」。二戰後,為盼地方和睦相處,因而取為「太和」。這處海拔900公尺的山區,南接奮起湖,東依來吉風景區,北隔清水溪和草嶺、相對,西邊則有瑞里風景區。由於山區起伏,居民分散各處居住,主要以風景區的社後坪居民最多。10多年前,觀光果園興起,為了吸引較多的遊客前來欣賞太和風光。當地村人曾把李樹做為主要經濟作物,整個太和地區遍植李樹,家家戶戶前後也植幾棵李樹觀賞或乘涼。每到元月下旬,李花於枝椏間綻放,將整個太和籠罩於一片花海中。近幾年,因李樹不合乎經濟價值,不少李樹園已紛紛改闢成茶園,但樟樹湖一帶仍有為數可觀的李花可賞。由於海拔高,附近林木多以杉林、竹林為主。來此旅遊可分三條路線:一條為從社後坪沿太和公路深入,攀聖觀音峰,屬於登山路線。如果從太和山莊出發,沿產業道路,約2個小時可抵達石硯台。再往前約40分鐘,就看到著名的九芎瘤。經歷過莫拉克風災後,部分景點的路況不良,不宜攀爬。第二條為社後坪沿泰山大圳道,前往蛟龍大瀑布及蛟龍鬚,詳細旅遊方式,詳見(健行之旅─太和周遭步道)。第三條長山觀日峰路線,可與瑞太古道銜接。想一窺李花落英繽紛的盛景,就請來1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太和村,那隨風搖曳的李樹花海,令人嘆為觀止!時至5月,李子成熟,多家農場茶莊提供採李遊程,適合親子一同體驗。喜愛蜜餞的朋友們,更不能放過茶李蜜餞這項特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