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股湿地位於台北盆地西缘,相邻林口台地与观音山,二重疏洪道内由高速公路桥西北向延伸至淡水河。因为处於淡水河、基隆河汇流处,使得这里水量丰沛土壤肥沃,过去在这里有着万顷的良田,土地上盛产着稻米、蔬菜与水果,是当地人的财富之源,更是大台北地区的谷仓。50年代,因夏季台风期间,洪水无法宣泄入海而导致大台北地区淹水,当时政府遂把狮子头天然隘口人工拓宽,并建设了二重疏洪道,虽让淡水河洪水可顺利出海,但因此也失去了天然屏障则导致风灾时海水倒灌。地势低漥加上潮水不停的涨退,长期淡咸水浸泡使得土质无法耕种,五股湿地因此而形成。70年代,在湿地上群鹭飞扬,处处可见水鸭、渔人、扁舟,曾经纪录到94种鸟类,数量高达四千八百多只,盛况空前。後因人为的排放废水,任意倾倒废土、垃圾,使得湿地失去了生机,直到台北县县政府七百甲河滨绿地整建计划与荒野五股湿地小组推动生态保育与栖地重建营造,才让五股湿地重新出现契机。随着时序的变化,位於候鸟北返路线的五股湿地生态园区,天天都有惊奇,园区内的疏洪沼泽公园、圳边公园、生态公园以及靠近五股成芦大桥旁的淡水河口所形成的一大片湿地,是候鸟南来北往的驿站,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候鸟觅食或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