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在清乾隆时开始开辟盐田,到了清道光3年的富盐商吴尚新更开辟了盐埕百甲,奠定布袋晒盐业的基础;到了日治时期,布袋的盐场更为成熟,并使得当时的布袋港成为重要的盐运港口,将布袋的盐销往中国及日本。白花花的盐田,曾经具有「白金」级的产业地位。和其他地区的盐田一样,盐工几乎已经被机械化晒盐所取代,布袋的盐业因此式微,偌大的盐埕上已看不到晒盐、采盐的景象,而穿梭在盐埕中的小火车,也早已功成身退了。布袋盐山入口意向标志《千禧布袋》是国际知名的雕塑大师李良仁花了二个月的设计,并多次返回布袋老家,将创意融入沧桑与记忆才启发的灵感。近七米高、基座宽达五米的整件作品,以铜板分割组合为波浪线条、帆面手形与流线顶翼构成,象徵海洋、阳光、热情与生命,铜雕内并有抽象的鱼、盐、蚵、蟳等布袋特产;还有使海水结晶成盐的太阳,藉着作品本身镂空所产生的光影变化,无限延伸观者的想像与视野。(来源:新观念 Newidea 190期 文/吴德亮撰 ) 台盐生技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