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碑见证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给日本,贞爱亲王率舰自布袋口登陆的历史,因此登录历史建筑。 西元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廷割让台湾、澎湖给日本。马关条约签订後,日本接收台湾遭到坚强的抵抗,攻台陆军主力近卫师团,配属有当时日本海军二分之一的常备舰队协助占领台湾。 1895年5月29日,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中将率陆军近卫师团从澳底登陆。 是年10月10日,伏见宫贞爱亲王率领混成第四旅团抵达布袋口,经激烈战斗後,抵着强烈东北季风,下令强行登陆。隔日,乃木希典中将指挥第二师团,从屏东枋寮登陆,完成占领台湾的军事行动。1923年,日本人为纪念贞爱亲王从布袋口登陆,於今布袋嘉应庙口竖立纪念碑。 碑文由当时台湾总督男爵田健治郎挥毫,此纪念碑当时列名为台南州指定的地方性「史蹟」。 尔後纪念碑成了圣地,路过民众或外地游客不免要参拜一番,国小学生在开学或重要节日时,也会由校长集老师率领前往参拜。1933年,贞爱亲王之孙博义亲王来布袋嘴参观盐田及贞爱纪念碑,後来日本人又在旁边竖立一座较小的石碑纪念博义亲王。 台湾光复隔年(1946年),在一片「去日本化」的风潮下,布袋东国民学校蔡清安校长带领学生数十人,以绳索将纪念碑拉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