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简介 光复後,都市计画沿用日据时土地混合使用的概念,附近划设为工业区。糖厂由台糖公司接收後不久即停止制糖,转为仓储使用,但附近以糖业剩余产能为中心的相关产业如化学、化工、食品加工、纸业等中小型工厂仍然盛行。四○年代中国时报社的前身「徵信新闻」接收台糖仓库展开报页,吸引了周边印刷产业的聚集。六、七○年代起铁路运输之便吸引了成衣批发业者的聚集。在台北的发展历史中,大理街附近区域一直扮演着生产的角色,直到近年来产业环境改变、城市发展东移,一度繁盛的「会社尾」生活圈及工业地景逐步没落,实质环境品质也因人口聚居、建物密集兴建後逐渐降低,公共设施无法服务居民的生活机能,而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边缘。在大理街社区居民抗争反对疗养院设立,到争取邻里公园,保存台湾最北的制糖遗构之台北糖厂建物,古蹟本体仓库由红砖叠砌,拱门、梯形柱及大跨距构架为其特色,民国92年9月23日公告指定市定为106号古蹟。愿景与未来 三栋市定古蹟糖仓A、B、C ,位处万华区大理街,所在范围包含 C1 街廓(公二公园)、C2街廓,面积约1.092公顷,其中C1区域,除古蹟本体外,其他区域目前为公园与地下停车场。历经多年努力,保存糖仓古蹟且无偿取得公园土地,本局续争取中央扩大内需修缮经费。修复三栋糖仓古蹟,初期透过誉扬的优秀团队入驻,活化再生古蹟空间,创造万华文化观光新亮点。於98年2月20日召开社区说明会,明华园获当地民众支持,期望该团赋予糖廍文化园区崭新面貌,让旧传统酝酿出新活力。糖廍文化园区定位为传统戏曲的人才培育及传艺後制人力的培养园地,增强万华这老台北的多种文化面貌与特质。糖仓古蹟再利用规划 A仓规划「糖仓开门」糖业文化特展,彰显糖仓保存意义。介绍台北糖厂的历史故事及城西产业发展轨迹。以及糖艺教室,开放作为文化、多元社区文化活动空间使用。 文化局自管,(采北投温泉博物馆模式以公民共治管理方式共组A仓义务经营管理委员会)免费开放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