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今名万华,为台北市发源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纱帽厨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贵阳街与环河南路口。清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年)陈赖章垦号请垦大佳腊,福建泉州之晋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来此而渐成聚落,当时平埔族人以独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载运蕃薯等农产品与汉人交易,时称蕃薯市;而独木舟在平埔族语言中之发音为Banka,汉人乃音译为「艋舺」。 早年台湾北部为一蛮烟瘴疠之地,俗谚「三在六亡一回头」,环境十分险恶,汉人前来垦植时为求神佑,多携带家乡庙宇香火以为庇护,後因汉人聚落渐增,三邑人士遂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合资兴建龙山寺,并迎请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龙山寺观世音菩萨分灵来台。龙山寺不仅是居民信仰中心,举凡议事、诉讼等均祈求神灵公断。光绪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战争中,法军侵占基隆狮球岭,当地居民乃组织义军,以龙山寺印行文官署,协助击退法军,获光绪皇帝赐「慈晖远荫」匾额。 初创之龙山寺,规模雄伟,雕塑精致,历经嘉庆二十年(西元1815年)大地震重修,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暴风雨侵袭再行修筑,至民国八年栋梁遭白蚁蛀蚀,当时住持福智大师率先捐出一生积蓄七千余元,集资修复,奠定今日龙山寺之规模。民国卅四年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空袭摧残,中殿全毁,惟观世音菩萨圣像仍端坐莲台,宝相庄严;以往遇有空袭,居民皆以观世音菩萨莲座下为避难所,然此次空袭前夕,避难居民因不堪凶蚊肆虐纷纷返家,以致中殿受毁时无人受难,居民相信是观世音菩萨庇护而奔相走告,此一神蹟更使得观世音菩萨成为艋舺居民一大精神支柱。 龙山寺坐北朝南,面呈回字形,为中国古典三进四合院之宫殿式建筑,由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护龙构成。前殿为11开间,分为三川殿、龙门厅、虎门厅。三川殿前有一对全台仅见之铜铸蟠龙柱,正面墙堵则由花岗石与青斗石混合组构而成,墙上故事多出自三国演义和封神榜,富於教育意义。正殿屋顶采歇山重檐式,四面走马廊共42根柱子构成,殿外墙堵留有多幅着名书法家石刻,殿内的螺旋藻井不费一钉一铁,全由斗栱相嵌筑构而成。後殿屋顶采歇山重檐式,为典型儒、道教诸神佛供奉处。左右护龙各配有钟楼与鼓楼,晨钟暮鼓,其轿顶式扁六角形的屋顶,造形独特。全寺屋顶脊带和飞檐由龙凤、麒麟等吉祥物造形,饰以剪黏和交趾陶,色彩瑰丽,堪称台湾剪黏艺术之精华。 民国七十四年政府公告艋舺龙山寺为国家保护之二级古蹟,与国立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并列为国际观光客来台旅游的三大名胜。龙山寺并於板桥文化路兴建文化广场大楼,民国九十四年落成启用後,办理多项课程与讲座,以善尽弘扬佛法、提倡社教的文化价值。艋舺龙山寺每年定期举办节庆祭典及民俗活动,如农历正月花灯展览、四月浴佛节、七月盂兰盆胜会等,民众来到艋舺龙山寺除了欣赏台湾寺庙建筑艺术之美,亦可以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