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到新生地规划带来的所带来周边商业和观光的人潮,建议设置立体行人设施,有效将人车分离,提升行人穿越安全。因此,「新莺桥」即是以改善交通之实际需求,考量使用功能、视觉景观及通用设计等多方面需求,加入都市景观及陶博馆建筑语汇精神,统筹规划的成果。「新莺桥」设计与莺歌陶瓷博物馆都来自建筑师简学义,他表示,「新莺桥」设计思维上不仅为单纯人行陆桥,而兼具都市空间与景观改造目标,以塑造区域入口意象与地标识别作用,桥体造型采用较为轻盈造型、跨距较大之弧形构造,亦加入当地的陶瓷元素,期望作为陶博馆前庭的延伸,有「都市美学」的代表。城乡发展局副局长曾志煌认为,这座桥梁也就是集美观、实用与安全为一身的多功能设计,虽然造价上亿元,但是弧型的缓坡桥梁造型为台湾罕见,质材上也大胆使用钢梁、清水模与南方松的结合,夜间并有光雕,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像一座大型又实用的户外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