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風華走過百年歲月的臺北賓館,一直是臺灣政治的核心。她的前身是日據時期的「臺灣總督官邸」;臺灣光復之後,曾作為省主席官邸;1950年,改稱臺北賓館,是舉行國宴、招待外賓、黨政會議及文化活動的國家重要場所。1998年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 臺北賓館起造於1899年,由日本建築師宮尾麟、野村一郎設計;1911年改建工程經森山松之助設計,成為現今的樣貌;2002年封館進行臺灣光復後最大幅度的整修,至2006年5月竣工;隨著臺灣民主化的進程, 2006年7月4日臺北賓館已首次對一般民眾開放,空間解嚴的思維讓國人可以一窺臺北賓館百年的神秘面貌。 臺北賓館的基地東西向長,成矩形狀,建築主體坐北朝南,為磚及石材、鋼筋混泥土構造之兩層樓建築物。受到日本於明治維新後引進的西方歷史樣式建築影響,臺北賓館有馬薩式斜頂、希臘山牆、羅馬柱式和華麗的巴洛克風格雕飾。四面留設寬廣的陽台,與東南亞的歐美殖民城市的官方建築相似。三樓東南隅有涼台,節慶時可觀賞遊行隊伍、眺望街景。歷史沿革臺北賓館在日治時期,除了作為總督宅邸以外,同時也作為行政辦公與迎賓社交之場所。而落成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接待1901年10月來臺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妃富子,此後這裡陸續接待了閑院宮載仁親王、久彌宮邦彥王、秩父宮雍仁親王、高松宮宣仁親王、昌德宮李王垠等皇室貴族,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1923年裕仁皇太子(即日後的昭和天皇)訪臺的接待活動。裕仁皇太子泊宿於總督官邸的期間,主要的活動空間在官邸的2樓,百官仕紳的拜謁儀式也都在2樓的大客室舉行,而皇太子來訪的第一天,總督曾安排其登上3樓的旋梯,在涼臺接受遊行民眾的歡呼。 臺灣光復後,臺北賓館雖然不再是總督官邸,但仍然是政府會晤、款宴外賓的主要場所,歷任總統曾在臺北賓館1樓接見了無數的貴賓,其中又以1957年日本首相岸信介、1981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2005年美國前總統柯林頓、2008年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等人最具代表性。 此外,我國政府也在臺北賓館的宴會廳簽訂了許多重要的國際條約或協定,而最重要當屬1952年由外交部長葉公超與日本全權代表河田烈所簽署,關係臺灣主權地位甚鉅的「中日和約」;之後較為著名的,則是2009年5月14日由馬英九總統簽署的「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項國際公約,象徵著我國在融入國際人權體系及拓展國際人權合作方面邁進了重要的一步。回顧這段臺北賓館走過的歲月,我們不難發現,臺北賓館的價值不單單只是因為其百年的歷史,她是一座巧妙結合東西方文化的建築,更見證了臺灣這一世紀來的風華變遷,無論就何種角度觀察,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值得我們大家共同愛護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