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於日治時期設有廣播電台五處,由台灣放送協會主管其事,並於台北、板橋、台中、台南、嘉義及花蓮設有放送局,其中台北放送局於一九二八年(日昭和三年)即開始播音,而花蓮放送則至一九四四年(日昭和十九年)才運作。民眾若欲收聽廣播,必須向放送協會辦理收音機登記,並繳月費始可。有些都市之公園內亦設有播音亭,中國廣播公司台南台之前身為台南放送局。 自從外部觀察,在造型式樣方面,鋼筋混凝土造,外牆面貼淺色瓷磚,搭配深色面磚為窗框、水平飾帶的中國廣播公司台南台很明顯的不屬於西方歷史式樣,在處理上更非一般公共建築常用之對稱方式,亦不強調其紀念性,反而像是一棟應用某些現代主義元素之過渡式樣洋風住宅。 整棟建築從外貌上看似可分為中央及東西三段量體,門廊位於中段由兩根圓柱與兩根方壁柱所支撐,屋頂有三坡類似半個廡殿頂,屋簷每面有五個托架承接出簷。主屋身於東西兩段一樓均開長方形窗,牆上外框為圓角處理,於一、二層之間有一水平板可當作此窗之雨庇。二樓於東半部東北兩面也是長方形窗,但有雨庇處理,雨庇之上各有四個圓高窗;於西半部西北兩面則為八角形窗。門廊所在之主屋身中段二樓於北面亦開長方形窗,但窗上有一小挑簷,上舖屋瓦。 主屋身之東半段量體比中段略大,屋頂也不相對突出,為一四角攢尖,尖頂有一裝飾,日人稱為立物。中央與西段之屋頂合一,看似由東段之攢尖頂長出半個廡殿頂。建築特色 台南放送局的外觀,不是採用一般公共建築常用的對稱形式,亦不強調其紀念性 ,反而像是帶有現代元素的洋風住宅的風格。由於是鋼筋混泥土所建,所以放送局全棟建築外觀均貼上不同顏色面磚,形成一大特色。 綜觀台南放送局整棟建築,規模雖不大,卻可見設計的創意。 而雨庇、屋簷與面磚水平帶強調的均是水平線條,此與大面積之開窗均為現代主義之手法,為台灣建築邁向現代主義的一個過渡作品。